2018年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村社会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行的农民负担体制有哪些特点?
【答案】农民负担体制是国家对农村经营单位和农民享有各项公共服务的费用收缴与分配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涉及农村财政税收制度、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制度等。我国现行的农民负担体制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负担体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负担主体由社队集体重新转变为农户个人。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之间是直接分配,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关系更为直接。
农民个人分摊负担的形式有三种:
①按承包土地分摊负担;
②按劳动力(或人口)分摊;
③按农民产出的量承担。
(2)原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由间接负担变为直接负担,由隐性负担变为显性负担。在现行体制下,农民负担的公共产品转变为农户家庭的直接缴纳。除了缴纳国家税收外,农民还要以乡统筹和村提留的方式分摊公共产品的成本。此外,还有各种不确定的集资和摊派。这种种负担由隐性变成显性后,农民的感觉就直接多了。
(3)粮食等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农副产品的市场流通体制逐步形成。
(4)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作用机制有所减弱。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实行农副产品的价格保护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增加国家积累的作用逐渐减小。不过" 剪刀差”作为一种隐性的农民负担还没有消除。
2. 我国农村的生育文化发生了哪些改变?
【答案】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沦、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农村社区的生育文化既有所保留和继承,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主要发生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育观念
①从生育目的来看,在我国传统农村,主要表现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社区,这一观念仍然普遍存在。
②从生育子女的数量期望看,传统农村社区里讲求多子多福,人们往往希望有更多的子女,特别是更多的儿子。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转变这种多注電孩子数量的观
点,人们开始更重视子女的质量,更讲究优生优育优教。
③从生育孩子的性别取向上看,传统社会历来的男孩偏好有一定程度的转变。虽然仍还有很多人希望生男孩,但以往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抛弃。
(2)生育风俗习惯
主要表现为传统农村社区一些带有封建、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正在被破除,一些新的生育风俗习惯应建立和发扬。
(3)生育知识和技术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区人们所掌握的与生育相关的科学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妇女地位的提高,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等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不断地提高着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答案】要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让国家的政策优惠真正的惠及到每一个农民,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2)坚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医途径,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农村卫生服务。
(3)提高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看病问题方面的资金投入。
(4)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严格实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和农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规范农村卫生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卫生服务。
4. 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答案】要想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农民工一定要增强法律观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获得社会保障的基础和关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保障,是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有利于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减少或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2)劳动部门要通过执法检查,明确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整改,补签合同。
(3)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这个就必须坚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下大力气整治。
(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或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
5. 农村为什么要加强家庭建设?
【答案】农村加强家庭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家庭的发展阶段中,农村婚姻家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离婚与再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女性地位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家庭问题,加强家庭建设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2)之所以要加强家庭建设,是因为加强农村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部门和农民自身的重视。
②农村家庭建设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加强社会治安,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没有农村家庭建设或者农村家庭建设不成功,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十分不利的。
④农村家庭建设是我国农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6. 论述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案】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是消除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2)设置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激励,以求各种资源的效率调整到最佳状态;
(3)当新的制度中又出现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因素时,应及时予以调整,继续推进制度创新迈向更高阶段;
(4)任何国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同时又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阻碍城镇化的制度逐渐瓦解,而新生的促进城镇化的制度不断涌现;
(5)—种有效的供给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或阻碍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就是力求消解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创制有效率的制度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即使在不改变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也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对于我国整个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7. 试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和所取得的经验。
【答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围绕主要为当地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主要任务,对县级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机制进行综合、优化和调控,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
①探索性阶段。主要标志是初步形成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雏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