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经贸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别是( )。
A. 对世界有无统一性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B. 对世界能否认识的两种不同观点
C. 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D. 对世界是否统一于物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A
【解析】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凡是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或统一的本原的观点. 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称为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元论是一种不彻底的哲学。它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并把精神看成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最终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
2.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 特殊性都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答案】C
【解析】个别和一般即特殊性与普遍性。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所以说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
A. 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 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实质是指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
观映象。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4. 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
A. 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C. 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之一。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因而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的观点。
5.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6.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 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答案】B
【解析】A 项,我们可以认为感性认识是肤浅的认识,但肤浅不等于不可靠。B 项,感性认识是关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仅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不能正确的理解事物,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理解事物,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感觉事物。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C 项,因为关于认识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不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但由于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因而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帮助。D 项,与题干没有解证关系。
7.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
【答案】B
【解析】B 项,“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是指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旁边响着也听不见,这充分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反映了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8.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并将其提升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党的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列宁
D. 江泽民
【答案】A
【解析】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
9. 意识就其反映形式而言是( )。
A. 客观的
B. 主观的
C. 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D. 既非主观也非客观
【答案】B
【解析】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意识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离不开物质。
10.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