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种是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进行划分。

A. 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C. 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调查的测验方法,总结经验法

D. 学校调查、社会调查及公意调查的一般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的宿因调查研究:儿童发展研究、趋势研究的发展调查研究。

【答案】B

【解析】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2. 一般来说,中学的中国历史课本是(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3. 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中,三级指的是( )。

A. 市教育机构、县教育机构、乡镇教育机构

B. 县教育机构、乡镇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C. 市教育机构、区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D. 县教育机构、区教育机构、中小学学校教研室

【答案】C

【解析】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这里所说的“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如教科所、教育学院、教研室等)和中小学学校教研室。课题组一般由三部分人组成,即行政领导干部、有某方面专长的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有丰富教育实

践经验的教师。

4. 依据唯物史观,关于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古与今

B. 史与论关系

C. 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

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①古与今关系即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系;②史与论关系实质是史料与史学关系;③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在选择、批判基础上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目的在于创新,三者是同时交织在一起出现的。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 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取值为正数;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6. 定性分析的三种效度中不包括( )。

A. 表面上的效度

B. 实践中的效度

C. 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

D. 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定性分析中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使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定性分析存在三类效度,一类是表面上的效度,指凭直觉印象,没经过仔细考察,判断衡量资料的正确性;第二类是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第三类是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7.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

A.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 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C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其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8. 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

A. 科学性

B. 推测性及表述的明确性

C. 可检验性

D. 科学的世界观

【答案】D

【解析】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应具有:①科学性。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②假设本身正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③表述的明确性。研究假设要以叙述的方式说明两个或更多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④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验证推测性的正确程度和可靠性。一个原则是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因而也就不是一个科学假设。

9. 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 )。

A. 前实验

B. 真实验

C. 验证实验

D. 准实验

【答案】D

【解析】准实验设计是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10.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

A. 实验报告

B. 学术专著

C. 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