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5岁。乏力、巩膜黄染1年。含铁血黄素尿试验阳性,自身溶血试验示自身溶血增强,加入葡萄糖孵育后溶血不能纠正,加入ATP后溶血纠正。最可能的病因是()。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患者男,21岁,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腰痛不能站立。查体:腰1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足足跟部肿胀,触痛(+),可触及骨擦音,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足伸足、伸趾正常,双膝关节伸屈正常。正确的搬运方法是() A.一人一手抬头,另手抱腿放于担架上。 一人抬头,另人抬足放于木板上。 俩人架起上肢走上木板。 俩人将其躯干成一体滚动至木板。 三人分别抬头和俩腿放于担架上。 以上均可。
有关肉毒梭菌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 摄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致病。 从粪便中检出该菌可确定诊断。 肉毒毒素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形成芽胞,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比菌体小。
患者男,21岁,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腰痛不能站立。查体:腰1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足足跟部肿胀,触痛(+),可触及骨擦音,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足伸足、伸趾正常,双膝关节伸屈正常。按照Frankel分级,脊髓损害的分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性损害:骶段骶4、骶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 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盆腔脏器(膀胱直肠)功能正常。 在神经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均消失可判断为完全性损害。
女,40岁。反复双下肢瘀点30天。骨髓象示红系细胞增生占40%,幼红细胞可见双核、多核及核质发育不平衡。粒细胞系增生,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为15%,部分细胞可见核分叶过多及胞质中颗粒减少,未见Auer小体。巨核细胞增生,可见小原巨核细胞及明显畸形的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MDS-RA。 MDS-RAS。 MDS-RAEB。 MDS-CMML。 MDS-RAEB-T。
女,30岁。月经量多,2年余。Hb90g/L。骨髓象示红细胞系增生活跃,幼红细胞35%,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为主。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一),铁粒幼红细胞15%。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