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文学院634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潮

【答案】新潮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潮社,二是指新潮社创办的刊物《新潮》。

(1)新潮社

新潮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8年末,北京大学学生成立了新潮社,以其创办的刊物《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基础。新潮社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和俞平伯等人。新潮社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陈独秀等师长们的《新青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成椅角之势,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新潮》

《新潮》是北京大学新潮社主办的综合性月刊。1919年1月创刊于北京,先后由傅斯年、罗家伦主编。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停刊,共十二期。撰稿人有傅斯年、罗家伦、俞平伯、康白情、汪敬熙、杨振声、叶绍钧、欧阳予倩等。《新潮》英文名为“The Renaissance",意即“文艺复兴”,其宗旨为“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提倡民主与科学、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观,抨击封建礼教。

2. 甲寅派

【答案】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3. “自叙传”小说

【答案】“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其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该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又吸收了1921~1926年间正风靡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陶晶孙等人。

4. 《日出》

【答案】《日出》是曹禺于1935年创作的一部四幕话剧,连载于《文季月刊》1936年1卷14期。讲述的是少女陈白露原是有才华、有追求的中学生,只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被迫飘泊风尘,沦为高级妓女,混迹于上层社会,寄生豪富。她虽不甘堕落,却无力自拔。旧时恋人方达生正直、真诚,却又缺乏人生经验,他特地远道来访,劝说白露脱离风尘,偕同走向新生活。白露心有所动,无奈陷溺甚深,恐达生力不能及,故矛盾万分。后因营救孤女“小东西”失败,陈白露精神受挫; 而她赖以寄生的银行经理潘月亭又因公债投机破产,最后陈白露服药自杀。剧作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将“多少人生的零碎”组成幅度宽阔的都市生活画卷,展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市畸形生活与畸形人生,预不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结局。剧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冲突尖锐,悲喜剧融于一体:语言凝练、生动,潜台词丰富。

5. 三大主义

【答案】“三大主义”是“文学革命”的纲领,由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6. 文学研究会

【答案】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1921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不久,活动中心移到上海,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代用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的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会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要求。除创作外,还在新文学理论探讨一、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7. 语丝体

【答案】语丝体是现代文学初期的一种散文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

8.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答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一个革命文学团体,简称“左联”。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最初成员有五十余人。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的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实践,

译介和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同“民族主义文艺”和各种错误文艺思潮作坚决斗争; 积极提倡革命文艺创作和文艺大众化,开展工农兵通讯员运动,努力培养新作家,壮大革命文艺队伍。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左联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其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 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 组织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9. 巴金爱情三部曲

【答案】《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是巴金描写“革命与爱情”一类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巴金自己最珍爱的作品。《爱情三部曲》较集中地体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包含着他的寄托与理想,小说以革命加恋爱为题材,侧重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作品以爱情作为小说的连续性表现主题,表现了青年人一方面渴望自我解放,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封建旧势力的束缚; 既刻画了他们的挣扎奔突与反抗,又写出了旧世界是如何断送青年的幸福的。

1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文艺座谈会时发表的讲话。《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这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乃至当代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成为了政治的工具与传声筒,失去了其自主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二、简答题

11.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

【答案】九叶诗派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

(1)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九叶诗派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九叶诗派的语言意象是多样化和富于现代感的,他们从现代日常生活中锻造语言,融注主观意志使之成为智性化的心象结构,在穆旦诗中常见“八小时的工作与房屋”“成人世界与父母”“学习”等语句,文字明晰,但语意颇为隐晦,也己构成诗中的“主题性意象”。九叶诗派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组合语言意象,使现代知识分子的口语具备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功能。

(2)客观化和间接性的抒情表达

在抒情表达上,九叶诗派追求客观化和间接性,为诗的情志寻求“客观对应物”,避免直打胸臆一泻到底的浮浅。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全诗刻画一连串无声的动作,蕴含丰富的心理戏剧片断。他们的咏物诗在写实层次上建构象征空间,如郑敏的《鹰》《马》,辛笛的《月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