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释词─朱熹《诗集传》训诂研究

关键词:无

  摘要

 目前,训诂学界对於文献诠释的研究仍不出传统的模式,其表现形式大致是:一方面把释词作为训诂研究的中心任务,甚至是唯一任务;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研究当中依然将“归纳条例”看作是训诂研究的第一要义。这种努力,自有它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训诂学界有人正作着一种新的尝试。其表现为:在训诂研究中他们也关心释词问题,但已不把它看成训诂研究的唯一目标,更不以“归纳条例”为释词研究的终极目的而止步。他们试图在传统训诂的基础上,对传统训诂研究加以丰富和发展,拓宽其视野,加大其深度,即不但“归纳条例”,更要弄明白历代训诂家所以如此的心理机制及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因为在新训诂研究者的眼光里,训诂并不单纯地具有解释文献的功能,同时也拥有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作用。即:训诂不单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人类上古文化的特质,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训诂者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训诂沟通着古今文化的血脉,显示着古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对训诂的文化阐释功能作出较为全面的估价,也才有可能使训诂走向一个新天地。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传统训诂研究有其自身的追求,而新训诂研究也有它的价值取向,二者并不构成绝对的彼此否定,正可以互相补充。   基此,本文在对朱熹《诗集传》作训诂研究过程中,力图在这方面作出一些初步尝试,以期对朱子在《诗经》训诂上的贡献与不足加以判定,并对所以如此给出文化、历史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