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6国际政治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学
【答案】政治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如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行为形态,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和制度形态,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形态,这些形态也都属于政治学研究的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政治学既要求对政治现象进行描述,对政治表征进行把握,更要求深入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2. 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答案】(1)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它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作用。
(2)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分。直接选举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当选代表来投票选举。
3. 利益关系
【答案】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两个方面的利益联系:
①个人与个人之问、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问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问的利益联系,即同一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问的利益联系。
②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小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即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4. 政治权利
【答案】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定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
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①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
②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③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④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5. 共和制
【答案】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共和制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剥削阶级国家实行的共和制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①贵族共和制。一般由有任期限制的执政官作为国家的行政长官,虽然保留了公民大会并由它选举执政官,但公民大会只有认可元老院提出的议案的权力,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实际掌握最高国家权力。
②民主共和制。基本特征是国家权力机关是通过公民普遍参加的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并有严格任期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6. 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
【答案】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及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就内部因素而言,经济、文化与宗教传统等都是需要加以考量的重要力面。正如马克思很早以前就指出的,人们的谋生方式(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府的形式,这是从静态方面说; 从动态方面来看,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工业体系的时候,它的文化与政治就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与宗教也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态度。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就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精神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历史与传统,包括各种风俗、惯例等等也都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现时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2)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外来政治文化因素的进入,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或者说客位文化对主位文化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力一式,视本土文化或者说主位文化的不同性质而有所不同。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在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后提出,同样面临两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文明的全面内聚力和结构上的稳定,从根本上阻止了它对西方威胁迅速作出反应”。而与此相反,口本人倾向于靠谋求具体目标的办法来作出反应。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称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人为“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准备采用任何看上去有用的技术、机构或思想意识”。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完全文化”的性质因为抵制变革而最终不免导致崩溃,并通过激进和剧烈的变革导致建立革命的完全文化; 而日本政治文化的“工具性质”使其通过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从而保持其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结构的和谐。
在内外两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可能采取社会动员特别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随着社会动员的加速和教育的发展,政治共同体成员狭隘和从属的特点可能会受到侵蚀,而对整个政治体系,对输入、输出和作为参加者的自我更有认识力,感情和估价更为积极肯定的倾向可能会出现,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将由此得到发展。
7. 简述政治民主的发展路径。
【答案】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过,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力一面,民主政治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公民不可能有谋生以外的时间和兴趣关心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另一方面,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运用。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民主制度的确立、政治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民主意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此而言,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民卞意识,是政治民卞发展的重要途径。
8. 什么是政治发展?
【答案】就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从狭义角度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发展,主要集中在狭义的概念,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政治发展,实质上也就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的、由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推动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调整过程。政治发展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从根源上看,政治发展是由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引起的; 而就其作用来说,它又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能动因素。
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标志着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探索自己独特的政治发展方式和道路的尝试的开始。作为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政治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也是一种手段。一方面,政治发展客观反映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体系的实际变迁运动,揭示了政治结构、体制和政治体系运作的具体变化,是现代化的政治结果,这种结果既有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如政府能力的提高、民主法制的建设,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效应如政治衰败、政治不稳定。另一方面,政治发展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手段,通过政治发展建立一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