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所测得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效度是指测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即测评是否测量了它要测定的东西,

是否达到它所预定的测评目标。根据真分数理论的表达式

的关系:

(1)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根据信度与效度的操作定义,效度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有效变异)与观察分数变异的比值,即而信度是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与总变异(实得变异)的比值,即因此,高效度必然有高信度,而高信度则不一定会有高效度。

(2)效度受信度系数大小的限制。

根据真分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可以将效度表达式改成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效度,表示信度系数。 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

而上式中一定大于等于零,因而,效度的大小始终受信度系数大小的制约。

2. 目标参照测验的题目区分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确定?

【答案】测验项目的区分度一般采取两类指标:难度差值和相关系数。

(1)难度差值

①掌握组——未掌握组鉴别指数(D )

a. 分别计算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组在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记为

指数为: 则该项目的鉴别

b. 鉴别指数D 的大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对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作出了区分。D 值从-1.00到+1.00之间变化,越接近于+1.00, 题目区分度越高。 ②个人获得指数

a. 采取前测一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

数比例,此即该项目的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至+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

b. 由于只考虑到前测中失败而在后测中通过的被试,却没有考虑到在前测中通过而在后测中反而失败的被试,因而其值不会出现负值,这使它所能反映的问题少于一般的区分度指标,因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2)相关系数

以相关系数为指标的区分度在-1.00至+1.00之间变化,当其值为负时,应检查题目的问题所在,予以修改或删除;当其值为正时,越接近于1,题目越有效;当其值为0时,题目不具区分力,一般不予保留,但在纯粹目标参照测验中应视该题所测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3. 简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答案】韦氏智力测验根据被试年龄的不同,分为韦氏幼儿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于1949年编成,用于6〜16岁的青少年。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12个分测验。

①言语分量表

a. 常识测验,测查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等能力;

b. 领悟测验,测查判断和社会适应能力;

c. 算术测验,测查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d. 相似性测验,测查抽象概括能力;

e. 数字广度测验,测查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f. 词汇测验,测查词汇、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力。

②操作分量表

a. 数字符号测验,测查注意力、短时记忆力、眼手协调运动和思维灵活性等能力;

b. 图画填充测验,测查知觉和视觉空间组织能力;

c. 木块图测验,测查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眼手运动协调能力;

d. 图片排列测验,测查部分与整体和逻辑联想能力;

e. 物体聚合测验,测查想象力、利用线索和眼手协调能力;

f. 迷津测验,测查空间知觉、计划和眼手协调能力。

言语分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操作分量表中的迷津测验是备用测验。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特点

①测量具有复杂的结构,测验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不仅包含言语量表,还包含操作量表。言语分测验与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

②采用分量表的形式,将测验同一种智力的项目集中起来汇成分测验,各种年龄的受试者接受同样的分测验,这样可以对各种智力进行比较,且节省指导测验的时间。

③用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其平均分为100, 标准差为15。

4. 根据CTT 的数学模型及其假设,推导关系式

【答案】(1)CTT 模型及其假设

经典测验理论(CTT )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 )与真分数(T )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之为E )。即:X=T+E, 这就是CTT 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引伸出3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E (X )=T, 或E (E )=0。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

关为零。即:

(2)推导过程

关系式为

:根据CTT 的数学模型及其假设,推导关系式的过程如下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0;

即:

5. [1]应用例9.1的数据采取等百分位等值方法完成下面的等值对应表。

[2]若例9.1数据是设计一之下采集获得的,请分别求取与x=65等值的y 测验分数的两种等值标准误(等百分位等值与线性等值两种)。

③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

【答案】[1]

附表9.1.a x 测验分布附表 9.1.b y 测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