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答案】心理特质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心理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心理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心理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并不是他的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会表现为一种特质,而是那些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才称得上特质。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格)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质组合,即使其特质类型相同,其特质水平往往也会有高低之分。
(5)心理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 心理与教育测量在教育评价中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测验可资利用?
【答案】(1)在测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中的应用
①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教育评价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包括3个方面的作用:
②摸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③弄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评价教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成效的依据。
④弄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评价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措施、新的教育技术等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⑤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学习能力、创造力、学习成绩、职业兴趣、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状况。
(2)测量在教师与管理者评价中的应用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
①教师的资格评定,即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否达到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知识;
②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评定;即教师的教学能力;
③教师的管理水平的评定,即教师在学生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
④教师的个性评定。
其中,教师的资格和教学艺术水平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3. 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答案】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提高测量信度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项目具有较好的同质性的项目,增大测验长度。但是增加测验长度时应当注意:
①新増项目必须与试卷中原有项目同质;
②新増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避免出现报酬递减的效应。
(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4. 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之间有何不同?
【答案】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的测量对象都是认知性特质。这三种测验都是测量个体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中发展出来的能力。所以在本质上,它们有相同之处。能力倾向、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种“成就”。不过,如果从测验的目的、性质及所涵盖的经验范围来看,这三种测验仍有某些不同之处,不能相互取代。具体分析如下:
⑴就测验的对象而言,三者本质上有重叠之处,无法加以截然区分。大多学者认为成就测验测量的是一些特定的、限定于某一范围的能力和知识,而另两者所测验的则为一般性的、较为广泛的能力。
⑵就测验的功能而言,成就测验也不同于智力、能力倾向测验。后两者的主要功能是预测一个人在未来的教育、训练或工作经验中可能的表现,它们的使用是在教育或训练程序以前,用以反映被试是否有接受某种课程或专业技能训练的能力。成就测验则是评估被试在接受一些教育或训练程序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它的实施发生在教育、训练过程后。
⑶就测验的技术品质而言,成就测验要注重内容效度,而能力倾向、智力测验则必须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否则就失去其基本价值。
5. 概化理论的测验情境关系学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概化理论的测验情境关系说的基本含义是:
(1)概化理论提出了测验情境关系说,认为在不同的测验情境关系下,测量误差的结构不同,误差量也不同。概化理论认为,研宄测量必须先研宄测验情境关系,并且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
(2)概化理论指出,一个测量侧面可以有不同的水平。测量侧面还有随机侧面与固定侧面之分。
(3)每固定一个测量侧面,测量的误差就会减小一些,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就会提高一些。但
是这种信度、效度的提高是有代价的,其代价是对于测量结果分数可解释的范围将变小。在测量中测量侧面被固定得越多,测量的信度、效度也就越高,但测量目标所受的限制也就越来越大。
(4)一旦所有侧面均被固定,测量误差没有了,测量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因此,测验情境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测量侧面应该是随机的。
(5)由测验情境关系分析而得出的概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测验的真分数不止一个。
(6)在不同的测验情境关系下,测量的信度也不相同。
总之,概化理论提出的测验情境关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是依赖于特定的测验情境关系的,测验情境关系中的测量目标、测量侧面、测量侧面的水平都是会变化的,它们的变化会引起测验误差的来源、测验误差的大小、真分数的种类以及测验信度的变化,同时测验分数的解释范围也发生变化。
6. 甲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 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测验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信度为0.93和0.94,问: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应使用两平均数之差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假设两总体正态。
(1)提出假设:
HQ :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不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H1: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2)计算相关统计量:
先求出差异标准误:
(3)确定显著性水平及临界值:
(4)做出统计决断:
接受即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不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所以,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没有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7. 项目反应理论引进信息函数有何实际价值?
【答案】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具有以下意义:
(1)项目反应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测验题目信息函数。项目反应理论定义测验试题的信息函数为:
(2)项目反应理论证明,对于一个潜在特质水平值为0的被试,试题i 施测于他时,所得9值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