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答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指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党对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进行的一次改造运动。中国共产党首先实行“包下来”政策,并通过进革命大学或参加社会民主改革实践,对他们实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这场运动主要在各级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进行。在政治上、思想上划清敌我界限的基础上,展开忠诚老实运动,号召师生向国家忠实地交代清楚自己的历史并检举所知的反革命分子。运动的总原则是启发自觉,不追不逼,认真审查,宽大处理。通过运动,广大知识分子清除了旧思想的影响,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提高了爱国主义觉悟。但是,运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此后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2. 大跃进运动

【答案】大跃进运动是1958〜1960年全国范围内试图在工业和农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8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后达到高潮。“大运动。

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使得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最终难以为继。

3. 国民党一大

【答案】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 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 八七会议

【答案】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的主要内容有:①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 ③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5.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6. 甲寅派

【答案】甲寅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的复古主义文学派别。因创办《甲寅》杂志而得

,并发表《评新名,宣传封建复古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士钊。1925年,章士钊重办《甲寅周刊》

文学运动》等文,继续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7. 满铁

【答案】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从1906年~1945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一家日本特殊公司。它是日本经营满洲的核心,在极盛期里握有了80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南满洲铁

,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旧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

称为“殖民会社”。

8. 中统

【答案】中统是国民党。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

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答案】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10.反右倾运动

【答案】“反右倾”运动是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政军机关。这次运动是完全错误的,是建国以来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错误。在政治上,它使中国共产党内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都遭到了严重损害;在理论

上,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在经济上,打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中国共产党内已有所克服的“左”倾思想和“左”的行动再次泛滥,并延续更长时间。

二、论述题

11.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1)中国革命有了新式政党的领导。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革命彻底性和思想先进的特点克服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成为民主革命以来的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使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泛发动群众,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

(3)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害」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民主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由以上四点可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觉的发展道路,是在司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中国资产阶级主要包括哪两大阶层? 试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历史

时期的历史实际,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问题上的做法、结果及其历史经验。

【答案】(1)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在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划分为两大阶层: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是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官僚资产阶级,又成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的,它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等特性。

(2)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复杂关系上的做法、结果:

①大革命时期,我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党内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让,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民族资产阶级附和了国民党右派,统一战线最终破裂。

②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领导工农大众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进行武装斗争; 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将民族资产阶级看成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革命遭受挫折。

③1935年后,我党在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建立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在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