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2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A.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D.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2. 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

A. 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 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 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 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答案】B

【解析】民国前期指的是1912~1928年,1924年12月,段祺瑞上台后,以曹锟贿选为罪名,解散国会。1925年2月1日,段祺瑞政府拒绝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的呼吁,而召开善后会议,作为议政机构。善后会议的代表不是由选举产生,而是指定的。故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3. 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则政、经济改革,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厘金制度,提高进口税率

B. 发起了关税自主运动

C. 实施“废两改元”,统一货币

D. 颁布《盐精税则表》

【答案】A

【解析】在南京政府进行的财政、经济改革中,并没有采取厘金制度,而是裁撤了这一制度,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财政、经济制度,对改变长期混乱的经济状况起到了整顿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

A. 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C.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D. 始终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就是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就是防止在敌人发生右倾错误,需要在其面前示强,不轻易妥协,证明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促使团结保存。

5. 1927年周恩来给中央的意见书中说:“屠杀民众,捣毁党部,工会纯由蒋氏指挥……政府遂下决心讨伐,迅速出师,直捣南京。”文中的政府指( )。

A. 广东国民政府

B. 中华苏维埃政府

C. 南京国民政府

D. 武汉国民政府

【答案】D

【解析】政府是指当时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

6.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采取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便十在国民党内部开展组织工作

B. 借助国民党的威望和地位壮大共产党的力量

C. 对国民党实行内部瓦解

D. 能被孙中山接受,有利于国民党改组

【答案】D

【解析】鉴于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不接受“党外合作”的主张,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根据他在印尼爪哇的工作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建议。

7. 民国时期专门维护商人各自行业利益的法定组织是( )

A. 行会

B. 商会

C. 会馆

D. 同业公会

【答案】D

【解析】同业公会为民国时期依法成立的工商业者的同业组织。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工商同业公会法》后,所有的城市工商同业组织都改成同业公会。

8. 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上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的是(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云

【答案】B

【解析】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

,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堂召开。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

,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

9.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

【解析】中华革命党及由其易名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

10.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中,来自武汉的两位是( )。

①陈公博②周佛海③董必武④陈潭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3人,分别是: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 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佑; 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代表时在广东的陈独秀):东京代表周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