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13生物综合一之细胞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答案】离子通道耦联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一离子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2.

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姐妹染色单体是指染色体分裂间期进行自我复制,所形成的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3.

阻遏

【答案】

阻遏是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抑制,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

4.

基因座控制区

【答案】

基因座控制区

件组成的是指由许多增强子或隔离子等顺式作用元

序列,它具有稳定染色质疏松结构的功能,可以控制基因座的各个基因顺序表。

5.

非细胞体系

【答案】非细胞体系是指包含有进行细胞内正常生物学过程所需的成分但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体外实验反应体系。一般由活细胞经裂解破碎、超速离心除去某些成分后制备而来。非细胞体系在研究探讨DNA 复制、RNA 转录、蛋白质合成、核膜及染色质的组装等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6. 朊病毒(prion )。

【答案】朊病毒是指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7.

解,

最终产生

生物氧化。【答案】

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同时释放能量

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

是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的过程。包括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答案】(1

)的中文名称是P 型质子泵。P 型质子泵是存在于植物细胞、

电化学梯度,

驱动的同向协真菌和细菌的细胞质膜上的H+转运通道,将H+泵出细胞,

建立和维持跨膜的并用来驱动转运溶质摄入细胞,例如,

细菌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摄入主要是由

同运输完成的。

(2)Vtypeprotonpump 的中文名称是V 型质子泵。V 型质子泵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膜、溶酶体膜,破骨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胞的质膜,以及植物、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的液泡膜

上。转运

的pH 值。

P 型质子泵和V 型质子泵都只转运质子,且都属于ATP 驱动泵,利用ATP7JC 解释放的能

量将进行跨膜转运。中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

其功能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泵出进入细胞器,保持特定

9. 内含信号序列。

【答案】

内含信号序列又称内含信号肽是膜蛋白中特有的,它不位于N 端,但具信号序列的作用,

故称为内含信号序列。它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

识别,同时它也是起始转移信号,可插入蛋白质转运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受体结合,引导其后的肽序列转运。内含信号序列是不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而且是疏水性的。

10

【答案】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

有初级内体

胞核。内体膜上具有和次级内体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

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

11.核糖体VS 核小体

【答案】(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

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

链。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 )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 )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2)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DNA 缠绕组蛋白构成的一级染色质结构,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两分子的

分子的组蛋白

其中和两分子的以及一

稳定核小体,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 相连。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

13.什么叫凝胶-

溶胶和溶胶-

凝胶转变?

【答案】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高等动物中的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没有鞭毛、纤毛等运动器官,但能够依靠细胞体的变化进行移动,叫作变形运动。通常要靠胞质环流形成伪足,细胞沿着伪足形成的方向前进。细胞内流动的细胞质叫作内质,从尾部流向前进中的伪足。当液流到达伪足时,流动的细胞质分向细胞的两侧,并形成较硬的外质。其间,位于细胞后部的外质被破坏并向前方提供新的内质,由此产生内质和外质的循环转变,并引起细胞向前移动。细胞质由坚硬的凝质状态(外质)向可流动的液态(内质)转变的过程称为凝胶-溶胶转变,相反的过程叫溶胶-凝胶转变。

14.胶原是水不溶性蛋白,它的合成和装配过程怎样?

【答案】目前已发现20个左右的基因分别在不同组织中编码不同类型的胶原。胶原蛋白是在膜结合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的,然后进入内质网,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和装配,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

首先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原链,又称前原胶原,原Q 链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腔中通过分子内交联,三股前体肽自我装配形成三股螺旋,即原胶原。然后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修饰,并在反面网络被包进分泌小泡,通过质膜融合分泌到胞外。在胞外,原胶原被两种专一陛不同的蛋白酶水解,切除N 端和C 端的前肽,两端各保留部分非螺旋区,称为端肽区,此时形成的是

胶原。胶原通过分子间交联进而聚合为胶原原纤维

最后装配形成胶原纤维

15.为什么说在核糖体中rRNA 是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

【答案】

核糖体中是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的原因如下:

和核糖体RNA (rRNA )组成的,r 蛋白主要分布在核(1

)核糖体是由核糖体蛋白

糖体的表面,而rRNA 则位于核糖体的内部,二者依靠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2)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催化蛋白质合成的活性部位包括A 位点、P 位点、E 位点和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中心,

而这些催化位点占核糖体结构成分的研究表明A 位点、P 位点、E 位点主要由rRNA 组成,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中心仅由23SrRNA 组成。

由此可见,rRNA 是核糖体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核糖体的催化中心主要是RNA ,也对RNA 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这一假说提供了佐证。

16.核糖体上有哪些与蛋白合成有关的结合与催化位点? 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1

)与的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