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703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或框架是:

(1)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通,形成了国内统一的市场组织体系、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开放是指市场可以按照规则自由进入和退出。竞争是指市场体系在一个由价值规律充分作用的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行。有序是指市场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来运行,以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效率。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支持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答案】(1)“两权分离”的含义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对在股份公司中,马克思对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即资本职能的分离进行了深刻分析。股份公司实际上发生了两种不同的“两权分离”过程:第一是真实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分离。第二是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2)“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己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选择经营者、资本变动、资产受益等重大事项; 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

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重要基础。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虽然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内部结构; 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答案】(1)资本经营的特点

资本经营的特点可以通过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资本运动相比较看出:

①资本经营的内容和对象的差异。一般企业经营所关注的是向市场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等等: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资本经营的方式的差异。一般企业经营,主要使用的手段是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提高效率和市场推广等; 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资本经营的市场的差异。与依托商品或劳务市场的一般企业经营不同,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购并、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一般企业的商品与服务经营,固然可以有一定收益和风险的并存,但其波动幅度一般较为和缓,盈亏的升降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但资本经营在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高风险,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收益发生大幅度的迅速升跌。

所以,与一般商品和服务经营相比,资本经营还更多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的能力的、敢于冒险且善于规避风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2)资本经营的方式

①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通过股权交易,资本所有者可以调整其资本在不同产业或不同公司中的比例,对某一部门或企业实行增持或减持股份。此外,通过可转换债券等的发行和债转股等方式的实行,可以改变公司的负债率等。涉及企业整体买卖时,也可以采取拍卖、协议交易等方式; 有的可以采取托管形式。在租赁方式中,企业可以采用把固定资产先出售给租赁公司,尔后再返租的办法来用活资本; 也可直接向租赁公司租用资产或用资产抵押方式进行融资租赁等。

②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如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及其趋势,通过买卖证券、外汇、期货等赚取差价,使资本价值直接得到增加; 或者着眼于虚拟资本的扩张,通过投机性交易,设法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股票市值),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

③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

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无形资产经营。对于拥有专利权、企业品牌和商标权、技术诀窍和秘密等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实现无形资产价值的增殖。

⑤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二、论述题

4.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

【答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小同的表现。

(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品只能按价值进行交换。商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即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只能通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一切商品的价值就都通过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不仅反映价值,而且还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由于价格是以商品和货币交换的量的比例来相对表现商品价值的,这当中就必然存在着一种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商品代表供给方,货币则代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方。商品价格的这种规定,决定了价格和价值有可能发生量的不一致。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即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经常是不一致的。但是,价格偏离价值,不意味着破坏了价值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从一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 而从长时期看,涨落部分会互相补偿,彼此抵消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相等的。第二,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价值规律正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运动中,作为一个平均数、一种倾向、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2)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形成了自由竞争的环境,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在这种条件下,利润才能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形成之后,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