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湿化学法合成氮化铝粉末

关键词:氮化铝,纳米颗粒,醇盐水解法,氧化铝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氮化铝具有极其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特殊的电学特性,可以承受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难以胜任的严酷工作环境,使得它成为化学、物理及材料等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工业化应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直接氮化法生产的粉体质量不高,铝粉在氮化反应开始前容易结块。相比之下,碳热还原法具有合成出来的粉体纯度高,粒度细小的优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应温度高、时间过长、原料难以混合均匀。

本文采用醇盐水解工艺结合碳热氮化还原法进行纳米AlN粉末的制备。以异丙醇铝、果糖、无水乙醇、醋酸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备出透明的凝胶,干燥后得到分子水平混合的前驱体,在1450 °C经碳热还原法制备出单相AlN纳米粉末。与传统采用Al2O3和碳黑为原料的工艺相比,合成温度降低大约100 °C,而且反应速率大大提高。系统地研究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氮气流速,C/Al摩尔比,醋酸加入量,凝胶温度,H2O/Al摩尔比,表面活性剂等工艺条件对氮化反应和AlN粉末形貌的影响,得出了制备单相AlN粉末的最佳工艺参数。

控制原料中碳铝比(C/Al)为3.5:1,水铝比(H2O/Al)为3:1,添加适量的醋酸和油酸,控制凝胶温度为45 °C,通过醇盐水解工艺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物,在常压、氮气流量为1 L/min的条件下,于1450 °C焙烧4.5 h,最后将反应产物在650 °C的空气中除碳2 h,得到单相纳米AlN粉末。AlN粉末分散性较好好,形貌为等轴状,颗粒大小为30 - 100 nm。通常在1200 °C温度时,各种形态的氧化铝都会转化成热力学稳定的α-Al2O3相。但是在该温度下,本实验却没有α-Al2O3相。分析可能是,果糖的分解使反应体系中产生大量的碳,γ-Al2O3相向α-Al2O3相的转化受到了抑制作用,从而推迟了相变。

以异丙醇铝、正丙醇、醋酸为原料,本文采用非水溶剂工艺,制备出纳米氧化铝粉末。在反应开始阶段,反应体系中是不含有水的。通过醋酸与正丙醇发生反应,水分会慢慢产生。实际上,这个反应主要是由醋酸来控制的。通过添加不同量的醋酸,可以调节粉末的组成和结晶度。当AcOH/Al(O-i-Pr)3摩尔比为1.0,焙烧温度在1100 ºC时,能够制得单相等轴状的α-Al2O3粉末,其粒度大小为30 - 100 nm,并出现了烧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