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843美术理论与专业技法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十六世纪的德国画家丢勒的艺术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案】丢勒是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

(1)在其一生之中,共创作了近十幅自画像,包括速写、素描、版画和油画等创作手法,其创作的自画像大多具有严整细致的特征,艺术表现力与后来的伦勃朗遥相呼应。因此,丢勒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2)丢勒的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完密,历来被认为是西方版画艺术的典范。他的版画主要有木刻、铜刻两种,前者为阳文,后者则为阴文。木刻组画皆采用群众熟悉的宗教题材,既在艺术上别开生面,自成一格,又能雅俗共赏,传播极广。代表作有《农民和他的妻子》《骑士、死神和魔鬼》;

(3)丢勒的油画作品也以精于写实和气魄宏伟见称;

(4)其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宗教画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2. 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代表人物安格尔与同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

【答案】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是十九世纪欧洲画坛上的典型代表。安格尔的绘画作品强调理性的秩序,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的大师,他要把感情从古人和各种理性法则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动态对抗静止,以不尽工整对抗极端的平稳。艺术上的色彩和线条之争是他们之间的论争焦点。

(1)在色彩和线条方面,安格尔“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如在《帕格尼尼肖像》这一作品中,安格尔用非常精确细致的线条准确地把音乐家帕格尼尼描绘下来,技巧娴熟而完善。

(2)德拉克洛瓦则在色彩和线条方面“发现了固有色在阴影中和在高光下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在作品中,他非常强调光和色的微妙关系。如在《意大利提琴家帕格尼尼肖像》这一作品中,人物隐现在舞台上幽暗的灯光下,轮廓模模糊糊,但是从人物的神情和手的动作上,仿佛可以感觉到这个音乐家内心的激情。

安格尔同德拉克洛瓦的论争不仅是他们艺术观点不同,还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不同美学思想的碰撞。

3. 简述约丹斯的艺术特色。

【答案】约丹斯生于安特卫普,是鲁本斯的远房亲戚,也是鲁本斯的挚友和助手。其艺术特点:

(1)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很少受鲁本斯影响,同样凡代克艺术也无法引起他的兴趣,。

(2)受到过意大利古典主义影响,唯有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3)从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忠实的继承朴素的写实传统,他借宗教神话故事描绘当时的民众生活,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略带粗野和彪悍,具有享乐主义的画境,很受中下层大众欢迎,严格地说他是位风俗画家。

(4)早年多画水彩画。他的油画着色很厚,但是笔很流畅。色彩轻快明朗,喜欢用红色白色的对比。

(5)构图多采用近景群像描绘,众多拥挤的人物铺天盖地挤满画面,而对周围的环境描绘却很少。

(6)艺术属现实主义风格,他把佛兰德斯人民节目的欢宴场面描绘得如此真实,这与鲁本斯风格明显不同,独树一帜。

4. 试分析比较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异同点。

【答案】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与法国的野兽派相比,德国表现主义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即“桥社”和“青骑士社”。

(1)相同点:

①桥社和青骑士社都是利用线条及色彩之夸张与扭曲达到激情表现目的的绘画方法。

②二者都对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

(2)不同点:

桥社是山四位画家,于1905年在德累斯顿创立的,其代表为基路飞那; 青骑士社得名于康定斯基1903年所作的一幅画的标题,1911年从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分离出来。

①目标

a. 桥社画家拥有自己的纲领,呼吁艺术家们起来反抗堕落的学院美术,建立一种新的、与德国历史相联系但充满现代感情和形式的、生气勃勃的美学。

b. 青骑士社画家的共同的信念,即追求艺术中的精神。

②关注点

a. 桥社画家对于社会问题极为关注,其作品强烈地反映了当代生活极端平淡及令人不安与绝望的一面。

b. 青骑士社画家不关注于对当代生活困境的表现,他们关注的是表现自然现象背后的精神世界,以及艺术的形式问题。

③开放程度

与桥社相比,青骑士社更为开放,更具有国家化倾向。

④作品风格

a. 桥社画家的作品中,扭曲的造型与浓烈的色彩,体现了某种朦胧的创造冲动以及对既有绘画秩序的反感。

b. 与桥社艺术家不同,青骑士画家没有形成共同的风格。

5. 简述立体主义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及各自特点。

【答案】从1907年到1914年,立体主义运动是视觉艺术中一场最彻底的革命,它的意义在空间处理的新观念,它实际上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和非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立体主义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种艺术风格的特点是:

(1)分析立体主义

1907年至1911年,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被称为“分析立体主义”。其特点:

①分析的立体派是将某些特定可见的事物,转化成概括性的绘画作品;

②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

(2)综合立体主义

1911年末,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旨在将表现具象的物体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1起,所以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其特点:

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6. 巴比松画派的艺术主张和意义是什么? 请举一画家的创作来说明。

【答案】巴比松画派,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

(1)艺术主张和意义

巴比松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十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巴比松画派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浩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巴比松画家的风格和自然物一样丰富。

(2)米勒

米勒出身农民家庭,虽然在巴黎已经以画裸女闻名,但巴比松的田间劳动者使他看到自己多年梦想的升华。

①1848年,《簸谷者》作为他一系列作品的第一幅在沙龙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它实现了许多画家长期的求索,也被僧恨这种艺术的人说成是”夸大事实”。

②《扶锄者》描绘了一位从清晨起便在贫痔土地上奋力劳作的农民,他想直直腰,喘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