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指细胞消耗代谢能量,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物质跨膜的运送方式。它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载体蛋白存在,和一个自发的放能反应相耦联。

2. DNA 重组(DNA recombination )。

【答案】DNA 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内或DNA 分子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交换、重排和转移现象,是已有遗传 物质的重新组合过程。

3.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

【答案】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是指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解除。

4. 编辑

【答案】和复合物,从而不能进一步形成E 和P , 因此使酶反应速率降低的可逆作用不能通过増加底物的方法 编辑是指在基因转录产生的

编辑。 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

这种现象称为

5.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6. cDNA 文库(cDNA library)。

【答案】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 互补的DNA 称为cDNA , 单链的eDNA 再复制双链的 DNA 片段,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所建立的文库称为cDNA 文库。

7. 中心法则。

【答案】中心法则是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Pfc 存在DNA 中,DNA 通过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 转录成RNA , 然后RNA 翻译成多肽。另外,逆转录酶也可以以RNA 为模 板合成DNA 。

8. 端粒酶

【答案】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

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和蛋白质组成,组.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二、问答题

9. 根据氨基酸的

(1)

(2)

(3)

(4) 时可能带的静电荷(用-、0或+表示)。

值求出其等电点。然后根据溶液

小于、等于或大于等电点值,指出和在: 【答案】

先根据各氨基酸的

来判断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是+、0或-。结果如表:

10.简述螺旋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式,维持其螺旋的作用力和意义。

【答案】(1)蛋白质二级结构的螺旋,三级结构中的超螺旋。DNA 的双链螺旋,RNA 链内 形成的部分链内双螺旋。主要维持力是氢键,其次是其他弱作用力,如疏水作用、碱基堆积等。

(2)同时螺旋体本身外侧的电荷可以与周围微环境相互作用,维持螺旋的稳定。螺旋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稳定生物大分子,节省占用的空间,更好的发挥生物学功能(如DNA 的复制与转录)。

11.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有哪些常用方法?

【答案】常用的方法有:(1)磷酸钙共沉淀法,用沉淀磷酸离子和DNA , 沉积在细胞质膜上的DNA 被细胞吸收,可能是通过吞嗤作用;(2) DEAD 葡聚糖(DE-AE-dextron )或聚阳离子(polycation )法,它能结合DNA 并促使细胞吸收;(3)脂质体(liposome )法,利用类脂经超声波、机械搅拌等处理,形成双脂层小囊泡, 将DNA 溶液包裹在内,它通过与细胞质膜融合而使DNA 进入细胞;(4)脂质转染法,用人工合成的阳离子类 脂与DNA 形成复合性,借助类脂穿过质膜而将DNA 导入细胞内;(5)电穿孔法,在脉冲高压电场作用下质膜 瞬间被击穿,DNA 得以进入细胞,细胞膜随即修复正常;(6)显微注射法,对哺乳动物受精卵等较大的细胞,

导入外源DNA 可以用显微注射法,即在显微镜下,用极细的玻璃注射器针头

枪射击动物的表皮、肌肉和 乳房等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有报道。 插入细胞内并注入DNA 溶液;(7)基因枪(genegun )法,在动物转基因中使用相对较少,用基因

在以上诸方法中,磷酸钙共沉淀法成本低、操作方便,但效率低;脂质转染法和电穿孑1法,前者需要昂贵的试剂,后者需要特殊的仪器,但效率高,现在较常用。显微注射法效率极高,还可直接将DNA 送入核内,但 需要昂贵仪器,且技术复杂不易掌握。

12.如果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均被用于氨基酸合成,那么三羧酸循环将如何正常进行?

【答案】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是TCA 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必须得到补充。生物体内,

酮戊二酸可可以通过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催化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在TCA 循环中,

以通过草酰乙酸得来。

13.PCR 实验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设计正确的引物,特别是对于每个引物的

中的道理。 【答案】是双链DNA 的熔点温度,如果引物的熔点温度差别太大,在退火时,引物与靶DNA 杂化的程度将有差异,这将导致DNA 链复制差异。

14.(1)嘌呤霉素为什么能进入核糖体的A 部位?

(2)嘌呤霉素为什么能中断蛋白质的合成?

(3)为什么说嘌呤霉素的应用证实了核糖体A 部位和P 部位的作用?

【答案】(1)嘌呤霉素的结构与氨酰核糖体的A 部位上,阻止了正常的氨酰

(2)嘌呤霉素上的上的的结构(尤其是进入到A 部位。 氨基一样,经肽基转移酶的作用,也能与位于P )很相似,能结合到应当近似,说说其部位的肽基上的竣基形成肽键,形成一种羧基端为嘌呤霉素的肽链。这种肽酰-嘌呤霉素很容易从核糖体上解离下来,从而 中断肽链的合成。

(3)当

结合部位。

15.试述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

【答案】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磷脂组分在膜的两侧分布是不对称的。(2)膜上的糖基(糖蛋白或糖脂)在膜上的分布不对称,在哺乳动物中脂膜都位于膜的外表面。(3)膜蛋白在膜上有明确的拓扑学排列。(4)酶分布的具有不对称性。(5)受体分布具有不对称性。膜两侧不对称性保证了膜的方向性功能。

在A 部位时(在移位之前),嘌呤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当结合部位,P

部位是在P 部位时,嘌呤霉素能够与核糖体结合。这就表明A 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