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华大学财务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配合型融资政策
【答案】配合型融资政策是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资金来源的一种方法。配合型融资政策的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短期负债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这种筹资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但是,事实上由于资产使用寿命的不确定性,往往达不到资产与负债的完全配合。因此,配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
2. 混合性融资
【答案】混合性融资是指兼具有债权和股权筹资双重属性的筹资方式。包括发行优先股筹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筹资等。优先股是指在股份公司分派股息和在清算公司财产方面比普通股享有优先权的股份。优先股优先于普通股领取股息和分项企业经营红利;当公司破产或解散时,拍卖资产所得资金,在清产债务以后,优先于普通股得到清偿。但优先股不享有表决权。可转换债券是可以兑换成股份公司的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债券。债券持有者如若将债券兑换成公司的股票或其他债券,必须在债券到期前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比率兑换。
3. 除权与除息
【答案】(1)除权指当股份公司向股东分配权利时,从股票的市值中将公司配给股东的权值去掉的行为。除权的过程是:要办理除权手续的公司应先报经主管机关核定,获准除权后,公布除权日期,即除权日,在除权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有权参加股利分配、获得优先股权;在除权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没有这些权利。
(2)除息指当股份公司决定对股东发放现金股息时,减除交易中股票每股领取股息的权利。其过程是股份公司获主管机关核定后确定一段时间为除息日,除息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才有权参加股息分配;除息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无权参加股息分配。
4. 系统风险
【答案】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系统风险的诱因发生在企业外部,上市公司本身无法控制它,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
系统风险是社会、经济政治大系统内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个别企业或行业无法控制,它影响着绝大多数企业的运营,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无论选择何种投资组合都无法消除系
统风险。股价过高、股民的从众行为、经营环境恶化、利率提高、税收政策等都是影响系统风险的因素。
5. 可转换债券
,是指在约定的转换期内,投资者有权将其持有【答案】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debenture)
的债券按约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转换成公司普通股或其他证券的一种公司债券。它享有转换特权,在转换前是公司债形式,转换后相当于增发了股票。可转换债券既具有债权证券的性质,
,又拥有从公司股票升又具有股权证券的性质,投资者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但一般较低)
值中获利的机会;同时,发行公司既可以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在投资者将其债券转换成普通股以后,又可以扩大公司股本,因此,可转换债深受投资者和发行公司的青睐。可转换债券含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债权性;②股权性;③可转换性。
6. 资本成本率
【答案】资本成本率即资本成本的相对数,是指企业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资本成本率包括:
(1)个别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的成本率,如股票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企业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时,需要使用个别资本成本率。
(2)综合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全部长期资本的成本率。企业在进行长期资本结构决策时,可以利用综合资本成本率。
(3)边际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追加长期资本的成本率。企业在追加筹资方案的选择中,需要运用边际资本成本率。
二、简答题
7. 试解释自由现金流量的含义与作用。
【答案】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不同,一般认为它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除了在库存、厂房、设备、长期股权等类似资产上所需投入外,企业能够产生的额外现金流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在扣除了计划中维持企业经营、分发股利、资本扩张后剩余的可动用部分。其定义式为: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股利一购买长期资产支出十出售长期资产得到的现金。
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表明其内部产生现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运用的内源资金也越多,企业对外融资的要求也越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健康。自由现金流量才是企业用来扩大投资、支付利息、回报投资者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表明该企业不需任何外部筹资即可满足经营的扩张。
8. 什么是现金流量? 其构成内容是怎样的?
【答案】(1)现金流量是指一个投资项目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増加的数量。现
金流量是西方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应用现金流量概念,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现金指的是项目发生的所有货币资金和项目需要投入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2)现金流量的构成可以按现金流量发生时间序列和按现金的流入、流出两种方式表述。按现金流量发生时间序列,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初始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有时也称初始投资,一般包括:
a. 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安装费、运杂费等,为现金流出。
b. 流动资产投资,指由于项目完成投入使用而发生在对材料、在产品等流动资产方面的投资,为现金流出。
c. 机会成本,即由于某些原有固定资产用于此项投资而不能转作他用而失去的收入。这种成本虽未付出现金,但相对减少了现金收入,应视同现金流出。
d. 其他投资费用,是指与投资项目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等,为现金流出。 e. 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投资时变卖原有固定资产所得的现金收入。
②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成投入使用后,在寿命期间内由于正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里的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支付的税金。一般地,年现金流量可用公式表示为:年营业现金流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付现成本是指需要每年支付现金的销货成本。销货成本中不需每年支付现金的主要是折旧费,于是有:付现成本=销货成本-折旧。因此,年营业现金流量也可以表示为:年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折旧。
③终结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是投资项目经济寿命终结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a.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或残值收入。
b. 原有垫支流动资产的现金回收。
c. 停止使用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按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表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和完成,都必然发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通过计算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来计算现金净流量,可用公式表示为: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一般包括:①投资项目完成后的营业现金收入。②固定资产售出时的变价收入或报废时的残值收入。③收回的流动资金。现金流出量一般包括:①固定资产上的投资。②流动资产上的投资。③营业现金支出,如固定资产使用中支付的维护、修理费用。
9. 阐述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进行股票回购的原因。
【答案】(1)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2)上市公司在以下情况下可能进行股票回购:
①当公司偶然有一笔多余的现金需要分配,但又不希望改变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时,可采用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