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硕士)(跨专业加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民族乐器常分为几类? 它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案】常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它是按演奏方法分类的。

2. 简述吕骥的音乐创作。

【答案】吕骥1932年正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1936年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安,参与筹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并在鲁艺任职。建国后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创作歌曲有多首,如《保卫马德里》《新编“九一八”小调》《放下你的鞭子》等,这些作品充满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革命热情,他力求创新的艺术个性,给当时进步音乐运动产生深刻影响。

3. 简述江文也的音乐创作。

【答案】他一生完成了十五部大型管弦乐曲,一部钢琴协奏曲、四部歌剧及舞剧、六部室内乐、十七部钢琴曲集、十部古诗词独唱歌曲集、四部天主教音乐,以及大量合唱曲、台湾民歌改编曲等。主要代表作管弦乐曲《台湾舞曲》,独唱曲《台湾山地同胞歌》,钢琴曲《北京素描》《断章十六首》,这些作品都曾获得过国际大奖。他还写过交响诗《泪罗沉流》。创作分三个阶段。早期主要是个人现实生活为题材,体现出日本现代民族风格,中期的钢琴创作表现出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后期的创作是前期创作风格的综合,力求在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提取新的题材。

4. 赵元任有哪些重要的音乐作品? 他对中国近代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赵元任的作品主要是独唱歌曲和合唱歌曲,独唱歌曲著名的有《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西洋镜歌》、《老天爷》等,合唱歌曲有《海韵》等。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二、论述题

5. 简述边区和解放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大批音乐工作者走上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群众自发的文艺活动在“边区”和“解放区”也十分活跃。

(2)随着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文艺音乐创作的内容相应改变了,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文艺音乐工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3)各根据地相继建立了艺术教育机构。将教学与群众革命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

乐运动相结合,对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学习研究。

(4)根据地人民以自己的深刻感受,创作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唱新社会和新生活,以及歌唱革命斗争的新民歌。

6. 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答案】(1)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

①促进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萧友梅将自己领导的“国立音专”建设成当时中国名符其实的最高音乐学府。

②在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对蔡元培“兼收并蓄”方针的贯彻,设立民族器乐演奏的学科,规定所有学习理论作曲和器乐演奏的学生都必须选学一门民族乐器作为副科。

③亲自向学生开设了有关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课程,实质上是当时将讲授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的最早尝试。

(2)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①给学生创作的教材性曲集,如《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1J 》二本教材性的曲集。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

②给一般群众创作的歌曲,作品联系社会现实,表明了作曲者鲜明的爱国立场和民主思想。代表作品有《卿云歌》《四烈士琢上的没字碑歌》《天下为公歌》《五四纪念爱国歌》等。

③其他形式的声乐作品,如《杨花》是一首适合作为音乐会演唱的、篇幅稍长的独唱歌曲。《春江花月夜》是作曲家有意识以我国传统大曲的多段连缀结构创造的一种不同于西方大型声乐套曲的新风格合唱套曲。

④器乐创作,在德国留学时期所写的《D 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哀悼进行曲》。在北平时期所写的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等。

一、简答题

1. 简述小麟的音乐创作。

【答案】他的创作主要是室内乐的声乐及重奏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除民乐合奏《湖上春光》外,大多是声乐作品,如《春雨春风》、《金陵城》等。后期主要有艺术歌曲《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二重奏》、《木管二重奏》等,合唱、轮唱曲《挂挂红灯哦》,无伴奏合唱《正气歌》等。他的作品贯穿着欣德米特20世纪现代作曲理论体系新技术的影响,他想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写出既有中国民族气韵,又有他个人独特的室内乐作品。他的室内乐创作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2. 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答案】(1)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他的小提琴音乐充满中国民间风味风味的旋律,富有歌唱性。音乐发展手法和多声技法上,也常结合民间音乐的手法。

(2)从小提琴的艺术规律出发进行创作,并注重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3)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一起构思、创作。

3. 黄自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有哪些(分类各举一例)? 他的艺术歌曲有何特点?

【答案】(1)地位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在国立音专教授和声学、配器法、音乐史等理论课,为国立音专的作曲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培养出了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陈田鹤等一批高水平作曲家。编写《和声学》与《音乐史》。序曲《怀旧》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艺术歌曲影响较大,常根据古诗词创作,有的是为音乐会创作的独唱曲。合唱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

(2)代表作品

黄自的合唱作品有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等; 无伴奏男声四部合唱《目莲救母》等。艺术歌曲有《南乡子》《思乡》等。清唱剧有《长恨歌》等。管弦乐曲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等。独唱歌曲有为电影故事片《天伦》所写的主题歌《天伦歌》。学生歌曲较有影响的是《燕语》《踏雪寻梅》等。

(3)艺术歌曲的特点

a. 较早重视选取我国古诗词作为题材,大多篇幅不长、技法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能较好地体现原诗所要求的意境和感情。为中学生谱写的艺术性独唱曲有《南乡子》《点绛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