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812公共政策分析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策研究组织
【答案】政策研究组织即智囊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包括:①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 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 ③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 ④顶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2.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义称新政治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政治行为与过程的一个跨经济学、政治学的新领域。公共选择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其代表人物包括布坎南、约瑟夫. 阿罗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公共选择理论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性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2)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
(3)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制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
(4)公共选择理论试图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5)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通常是博弈论和决策论)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下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结论之一是主张在一个民主政体里,由于选民间有着理性的无知现象,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利益最终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公共选择理论因此经常被视为反政府管制的理论。
3. 政策监测
【答案】政策监测是指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信息的一种分析程序,或者说是测量和记录政策运作信息的一类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说明和解释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评估其执行效果,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根据政策监测的不同时态,政策监测可以分为事前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三种。
4. 不确定型政策
【答案】如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因存在某些不可控的因素,从而选择的方案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甚至有一些是决策者根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这种政策就是不确定型政策。也有人对不确定型政策依据各种可能结果出现概率的可知性做出进一步的区分,将可以预测可能结果出现概率的不确定型政策称为风险型政策,将不能预测可能出现结果出现概率的不确定型政策称为不定型政策。
二、简答题
5. 简述政策分析的小同理论和多样化的方法论。
【答案】(1)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评估的理论可以由政策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来加以概括,这些基本问题涉及相关概念、知识获得、原因和规范四个方面。相应地,政策分析有如下四种基本理论类型,即概念理论、认知理论、因果理论和规范理沦。
①概念理论
在概念理论中,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与如何界定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评估相关。主要因素是处理一系列所要取得的社会目标,为取得这些目标的备选政策方案以及为了选择或解释最好政策,结合、配置或预见性的决策规则,有关目标和政策之间的关系。
②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又称知识获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政策分析或政策评估从权威、统计观察分析、演绎推理和敏感性分析等方面获得目标政策和各种关系。一个要获得好政策建议的好系统必须能够处理认识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五方面:
a. 有关多元目标的多个方面,这是一个“苹果和橘子”的问题;
b. 多元错失的信息;
c. 过多的、不能确定每一个效果的多元备选方案;
d. 多元的和可能冲突着的限制或约束;
e. 不管所有这些多元性,对推导和表述结论中的简单性的需要。这五个方面构成决策中的五个方法论问题。
③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主要关注为什么一些政策建议被采纳,而另一些政策建议不被采纳。有的答案与下列因素有关:较少的反对与较多支持的结合,交给了合适的决策者,转向预定的目标方向和取得好
的效果。因果理论也关注为什么一些被采纳的政策取得成功,而另一些却遭受失败。相关因素包括原初目标的高低,提供什么样的诱因来保证服从,在遇到问题之前,是如何规划和执行分析的。
④规范理论
规范理论部分地关心某些政策分析的职业化伦理学问题,也关注澄清全社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有: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是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密尔和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斯、戴维等人的观点),社会底层的教养(罗尔斯的观点),做事情要使每个人过得更好或至少不能更糟(帕累托的观点)以及展开公共政策的其他新的全社会价值观。
(2)奈格尔和米尔斯在《政策科学的职业化发展》一书中概括出政策分析的五种主要方法论,即数学最优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准实验方法、行为过程方法和多兀标准决策方法。
①数学最优化
数学最优化以运筹学、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为基础。数学优化基本的常用形式有:报偿矩阵; 决策树; 最优化水平曲线; 微分曲线和函数曲线。
明显缺点:试图通过形成单一的目标函数来消除多元日标; 它徒劳无功地寻求错失的信息或做出错误的假定; 通过古典的微积分优化的规则来进行分配; 对于冲突着的约束无能为力; 倾向于强调方程和非方程,难以处理和解释几何形式。
②计量经济学方法
计量经济学方法以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它强调统计回归分析,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预言。一般包括如下几步:列出案例或案例类型; 列出试探性标准:根据预言标准列出每个案例的分数; 累加出每个案例的总分数; 将这些案例的一系列总分数与过去的案例或案例类型的实际的或假定的结果联系起来; 进行敏感性分析。
统计回归分析缺乏:简争性; 预测的准确性; 在试图描述经验时的有效性; 预言多重关系时的相关性; 在表述未权重的总的关系时的完全性; 对小抽样的可应用性; 在允许人们改变预测权重方面的灵活性; 处理大量记录时的方便性。
③准实验方法
准实验方法强调努力安排事前试验和事后试验,控制团体和非随机的、准实验的团体。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一种常见的因果关系是相互因果关系,即公共政策影响社会指标,而社会指标可能更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采纳。准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对那些采纳一项公共政策的地方与那此小采纳这项政策的地方加以比较,但它与在真实的实验中不同,政策的采纳并不是随机的。
④行为过程方法
行为过程方法以政治科学为基础,深入政治科学中行为和过程方向的中心,这种方向可以与立法的、新闻的、历史的和哲学的方向相比较。这种方法强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
公共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虑政策被采纳的政治过程和政策执行的管理过程。因此,行为过程分析使政策分析对于政治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具有敏感性,因而它是有价值的。但是,最好的政策并不仅仅是政治和管理上可行的东西,它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条件,如技术上的可行性。
⑤多元标准决策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