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货币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为什么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要高于相同期限国债的利率?

【答案】(1)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许有着不同的利率,这些不同利率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通常而言,利率的风险结构由债券发行人的违约可能、债券流动性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共同决定。

①违约因素

违约因素直接影响债券的利率水平,由违约因素导致的偿债风险通常被称为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到期无法或不愿履行事先承诺(或约定)的利息支付或面值偿付义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将对债券利率产生重要影响。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企业债券与无风险的国债之间的利差便是风险溢价。

通常而言,有违约风险的债券总会存在正的风险溢价,而且风险溢价会随着违约风险的上升而增加。既然违约风险对于债券的定价、利率以及预期回报率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让债券投资者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债券违约的可能性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投资者一般可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了解所要投资债券的品质和违约的可能性。

②流动性因素

流动性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流动性被用来衡量金融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债券的流动性越强,意味着它转换成现金时所支付的成本会越低。正因如此,投资者通常喜欢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不过,流动性强同时意味着收益率低,如果投资者选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就得以放弃部分收益为代价;反之亦然。

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愿望,在到期日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选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要让投资者对流动性较差的债券产生需求,债券发行者就得提供相应的流动性补偿。直观地说,在流动性较差的债券的利率中,有必要包含一个利差,即流动性溢价。

③税收因素

债券利息的税收政策同样会影响债券利率。比如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市政债券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其流动性也弱于国债。但是长期以来,市政债券的利率要低于国债。宄其原因,针对市政债券利息的相关税收政策迥异于国债。具体地说,在美国,市政债券的利息可以免缴联

,这就等同于提高了市政债券的预期回报邦所得税(与此相对应,国债可以免缴州与地方所得税)

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即使市政债券的利率较低、流动性较差,有时还存在违约风险,但若考虑了税收减免因素,持有市政债券的回报仍然较高。结果,市政债券的市场需求增加了。

(2)在分析国债和企业利率时,也要从违约因素、流动性因素和税收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通常情况下,国债被认为不存在违约风险,因为政府有税收作后盾,从而具有较强的清偿债务的能力。正因如此,国债又被称为无风险债券。相比之下,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得多。当企业遭受经营困境甚至发生重大损失时,由于不存在其他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极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因此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极大。违约风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债券利率的差异。对于相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企业债券通常要比国债支付更高的利率。

②国债通常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相比之下,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就较差。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国债可以随时随地十分方便地出售;对于企业债券,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很难找到买主,即便找到了买主,也不会卖出一个好价钱。特别是,投资者一旦持有长期企业债券,如果没有相应的二级市场,就只能一直持有到到期日;如遇意外情况,很容易陷入流动性困局。既然如此,投资者在购买这种企业债券时,一般会三思而后行。

③国债免缴所得税,这就等同于提高了国债的预期回报率。因此,相同期限国债利率要低于企业债券的利率。

2. 预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的?

【答案】所谓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利率与金融资产期限之间的关系,是在一个时点上因期限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利率组合。

预期理论认为,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决定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并与所有证券利息相关。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那么长期利率将高于短期利率。因为一方面由于预期以后出售证券将支付更高的利率,证券供给者急售出长期证券,这样短期证券的供给下降,长期证券供给上升;另一方面,因预期以后购买证券可获得更高的利率,证券需求者不愿购买长期证券,而只愿购买短期证券,这样对长期证券的需求下降,短期证券需求上升。结果,短期证券供不应求,于是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而长期证券市场上供大于求,其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这样,短期利率便低于长期利率。反之,若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下降,则短期利率会高于长期利率。只有当现在和未来两次投资短期证券的总收益等于一次性投资同期的长期证券的收益,长期和短期利率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基于以上的分析,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它等于当前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数。

3. 金融业国际化对一国国内金融可能带来哪些消极作用?

【答案】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活动跨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和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资本资金都能按国际通行规则在全球迅速流转。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从金融市场要素角度看,表现为金融企业经营网络全球化和金融业务全球化;从金融市场结构角度看,表现为地域意义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和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全球趋同化。

金融业国际化对一国国内金融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的萎缩。在金融国际化的条件下,国内金融机构直接面临全球金融机构的竞争,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他们凭借各种专业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对国内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可能在这种竞争中萎缩,国内金融市场让渡于国外金融机构。

②给金融业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在金融国际化的情况下,资金的出入更加方便,国际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明显。国内经济和金融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③给国内金融监管带来更大的困难。在金融国际化条件下,金融监管不但要监管国内金融机构,也要监管国外金融机构,这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由于国外金融机构在全球各地都具有分支机构,客观上要求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合作。

4. 论述利率的经济功能。

【答案】一般说来,利率的经济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中介功能。指在各种主体以及各种市场间起联系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连接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变化状况的信息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动传达到微观经济决策中;其次,它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两个市场上各种利率的联动性,使金融市场和实物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紧密相关;再次,它联系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利率变动将导致经济利益在三者间进行重新的调整分配。

(2)分配导向功能。指国民收入通过利息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引导投资方向,以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首先,在借贷双方的初次分配时,利率从总体上确定了剩余价值的分割比例;然后,利率可以调整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使盈余部门的资金流向赤字部门,对整个国民收入在各领域的投入进行再分配,对资金流向和流量加以引导和调节,提高效率。

(3)调节功能。指通过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促使资金运动符合客观规律,促使各种比例关系得到合理调整。一方面,它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主要是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比例,调节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微观经济活动,主要是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等,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的政策意图。

(4)动力功能。利率的存在能全面、持久地影响各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的实现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走向繁荣。

(5)控制功能。利率的变动可以控制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使其达到平衡协调发展。例如,通过利率的调整影响投资规模、物价等等。

总之,合理的利率有利于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从而保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5. 根据IS-LM 模型, 在下列情况下, 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