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省培养单位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技术进步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试述高新技术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答案】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己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2)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2. 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答案】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一般是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理设置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所以,主要采用企业成组布局的方式,即把相关企业按内在联系集中设置在同一地区。

原苏联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假想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在这个圈层结构中,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组成枢纽的核心; 由此向外,第一圈分布的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 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 第二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 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 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 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但是这个模式只是简单的设想。实际上,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远比它复杂。

3. 简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心—外围格局

克鲁格曼构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在其新贸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在新贸易理论模型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来阐述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工业区的中心和农业区的外围的农业区。

(2)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克鲁格曼认为在经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像生物自组织过程一样,城市演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向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形成了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

(3)国际专业化

在中心一外围模型和城市体系模型中,要素流动在集聚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国际贸易中,国界的存在提高了国际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

4. 简述全球跨国零售商的空间分布及跨国经营的动机和市场进入方式。

【答案】(1)全球跨国零售商的空间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际著名的零售商有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

50%以上没有进行海外投资,美国零售商国外投资比例较小。美国38家全球100强零售商中,

有1/3只在北美投资。只有5家是在全球投资,但它的投资范围很有限。

欧洲零售商的国外投资比例较大。欧洲100强零售商中,约有50%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全球性零售商。

(2)跨国零售商跨国经营的动因

①国内市场的饱和;

②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

③国内市场一些法规的限制;

④洞察到在外国盈利的可能性;

⑤希望在新市场里发挥该公司的优势。

(3)零售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主要是:

①建立新的分店;

②在目标市场里并购一家现有的公司;

③与本国公司合作在目标市场里建立分店。

5. 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内微观区位选择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案】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内微观区位选择的显著特征:

(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投资国各地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周全的区位论证。故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东道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

(2)集中于边界地区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也对外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①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交流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

②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避免劳资冲突。尤其是当投资者与投资地具有密切的个人关系(如亲属关系)时,这此投资地更易于被投资者所选择。

6. 何谓点轴式空间结构?

【答案】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7. 试述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自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旱加速发展态势,蒸汽机促进了铁路运输业和航运业的诞生。火车和远洋蒸汽船,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于完备、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交互式多媒体网络,能把电视、广播、报纸、电脑、传真和电话等一般通讯工具所提供的视像、数据、声音转换成数码信息,通过光缆传递到由网络联结的用户终端,然后通过转换器还原成声音、图像或文字信息。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公司企业的联系方式、效率、经销网络己经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世界不少大公司己经认识到业务电子化会加快办事效率、节省开支。

8. 分析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分为四个阶段:

(1)前工业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没有等级结构分异。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2)过渡阶段

出现了区域经济的中心,打破了原始均衡状态。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