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斑率。

【答案】成斑率是指同一样品根据噬菌斑计算出来的效价与用电镜计算出来的效价之比。

2.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答案】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这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 TP 的磷酸化反应。其特点为: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有有利于红光吸收,同时产生A TP (产自来自分子的光解产物

3. 蛭弧菌。

2个光合系统,

)和

含叶绿素a ,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产自

;⑤还原力)

含叶绿素b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还原力[H](产自和电子。

有利于蓝光吸收;④反应中可

中的[H]

【答案】蛭弧菌是一种寄生在大型细菌中的小型弧状细菌,

为产能。

4. 内共生生物。

【答案】内共生生物是指生活在宿主细胞内的共生生物。

5. 接合子。

【答案】接合子是指通过接合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

6. 菌索。

大小

一端为单生鞭毛,专性好氧;不能利用葡萄糖产能,可氧化氨基酸和乙酸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7. P/O比值。

,可定量表示呼吸链氧【答案】P/O比值是指每消耗1mol 氧原子所产生的A TP 的量(mol )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8. 寄生。

【答案】寄生是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二、简答题

9. 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案】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 细胞的杀灭;

(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 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 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 的直接杀伤及TD 分泌CK 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 、NK 、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 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10.试列表比较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特点和优缺点。

【答案】细菌的酒精发酵通过ED 途径进行,其反应过程如下:

2分子丙酮酸的来历不同,在ED 途径的特点是葡糖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形成的丙酮酸,

1分子由KDPG 直接裂解而形成,另1分子则由3-磷酸甘油醛经EMP 途径转化而来,其产能效率低,只形成1分子A TP 。而酵母的酒精发酵由EMP 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获得,且最终生成2分子A TP 。

(1)细菌酒精发酵已可用于工业生产,并比传统的酵母酒精有较多的优点:包括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菌体生成少,代谢副产物少,发酵温度较高,以及不必定期供氧等。(2)其缺点则是生长pH 较高,较易染杂菌,并且对乙醇的耐受力较酵母低。

11.生物发光的机制是什么?发光细菌在监测环境污染中有何作用?其优点如何?

【答案】(1)生物发光的机制:

发光细菌是一类

长有极生鞭毛的杆菌或弧菌,兼性厌氧,

在有氧条件下能发出波长为

然后其

的荧光。其生物发光的机制是NADH 中的[H]先传递给黄素蛋白以形成

中的不经过呼吸链而直接转移给分子氧,能量以光能形式释放。其反应为:

(2)发光细菌在监测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和优点:

细菌发光的强度受环境中氧浓度、毒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只要用灵敏的光电测定仪器就

可方便地检测试样的污染程度或毒物的毒性强弱。试验中一般采用咸水型发光细菌作为试验菌种。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自己从淡水湖分离出的一株青海弧菌作试验菌,成功地制成了有特色的淡水型发光细菌冻干菌粉产品,经活化后,可随时测定水质的污染情况。

12.试列表比较两种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答案】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比较如下表。

13.试列表比较原核微生物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的异同。

【答案】如下表:

14.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说明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1)病毒的大小: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直径多数为100nm (20〜200nm )左右,必须借助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精确测定其大小。最大病毒是直径为200nm 的牛疸苗病毒;最小病毒之一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直径仅为28nm 。

(2)病毒的典型构造:病毒的典型构造由里到外依次为:核心、衣壳、包膜和刺突。其中,核心为病毒的基因组,衣壳由蛋白质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为核衣壳;包膜为类脂双层膜,只存在较复杂的病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