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走向自我道德成熟之路:简•奥斯丁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教育主题研究

关键词:女性教育;空间;自我;道德教育;婚姻

  摘要

简•奥斯丁(1775-1817)一生共完成了六部小说,但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她后期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及这部小说的主题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国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然而,这部小说中的教育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中国国内,目前还鲜有学者关注这部作品。本论文从小说的教育问题着手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多重主题,揭示了女性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缺失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及婚姻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本论文借用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的成果对小说进行了深入的主题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和透彻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小说中的隐含的教育问题。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给女性提供的教育机会不足,但女性可以争取自我发展空间并通过阅读和自我思考等手段来完成自我教育,以获得人格独立和道德成熟。同时,小说暴露出当时上层社会开始流行的现代知识教育缺乏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领,使得他们缺少责任感,必要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择偶标准,从而使社会有随时陷入道德混乱的危险。智力教育不能取代道德教育,知识本身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另外,教育和婚姻相辅相成,婚姻生活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对下一代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简要介绍了简•奥斯丁及其小说《曼斯菲尔庄园》有关教育的主题,并且简要综述了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第二部分通过分析范妮•普莱斯从白色小阁楼到东屋,直至最终在曼斯菲尔德庄园地位的确立这一系列的空间变化来揭示她的道德成长和女性自我教育取得成功的奥秘,指出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培养需要不断扩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和不断的自我反省,这对女性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现代”教育侧重外在记忆性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内在道德品格的培养的失误,及庄园里伯特伦一家由于教育的失败而导致的道德混乱,揭示出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指出不当艺术作品对年轻人品格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了简•奥斯丁小说所提出的“婚姻教育”的理念,教育和婚姻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对子女婚姻选择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简•奥斯丁不仅可以创作笔调轻松,调侃的社会“轻喜剧”式小说,而且也是一位富有社会关怀的严肃作家。在《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笔调凝重的小说里,她暴露了她所处时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充分显示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她在小说中讨论了女性教育的问题和出路,现代教育忽视道德教育的弊端,及婚姻与教育的密切关系。现代人应该加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在当今充满诱惑,容易迷失自我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