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不同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因此应分别考察不同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固定汇率制度按本位货币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以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面,分别分析两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体模提出的“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在假定货币供应量因黄金流入流出而增加或减少的前提下,休漠的“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可以概括为:①外汇汇率根据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决定。②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将引起汇率变动,汇率变动超过黄金输出、输入点时,将引起黄金流动。③黄金流动增加输入国的银行准备金,减少输出国的银行准备金。④银行准备金的变动将引起货币数量的变动,从而造成贸易双方的物价和收入变动,从而纠正了国际收支不平衡,使黄金流动停If=。新古典学派对休漠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作了进一步补充,强调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作用。囚为在国际金本位制下,汇率只在黄金输送点左右变动,从而使外汇投机商进行稳定性投机,使外汇需求者推迟购买,外汇供给者提前售汇,从而引起国外短期资本流入赤字国,加速了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2)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纸币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仍有自动调节机制发生作用,但自动调节过程更为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①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②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使贸易收支恶化。
③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国产品价格下跌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2. 论述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异同。
【答案】(1)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两国一般物
价水平之比,即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以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的实际汇率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为:其含义是:尽管汇率水平不一定能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物价指数相对基期提高较快)的国家,其货币就会贬值。
(2)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异同
①相同点:
第一,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都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功能出发,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问题;
第二,两者的分析都以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可贸易品的一价定律为基础,计算所得的汇率都可以用两个经济体之问物价水平的关系来表示,这些都是它们相同的地方。
②不同点:
第一,两者的结论不同。绝对购买力平价所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汇率的绝对水平是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即:
第二,两者成立的条件不同。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要求两国间贸易不存在交易成本,并且各国物价水平的计算采取完全相同的权重,这些条件较为苛刻。相对购买力平价放松了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苛刻条件,主要关注汇率的相对水平和变化
第三,两者的实用性不同。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在基期之后,汇率水平应当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物价指数相对基期提高较快)的国家,其货币就会贬值。将其公式变形后可得:由于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比较容易得到,因而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也就容易得多,其实用性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大大提高。
3. 简述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答案】利率平价理论是关于远期汇率的决定以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 成本的假设前提下,由于存在着寻求高利息的套利行为,远期利率与即期利率的偏差总是保持着与利差相等的幅 度。该理论最初产生于外汇市场的实践,凯恩斯在其《货币论》中首次系统的提出了利率平价理论。在以美元为 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该理论被广泛
相对购买力平价主要关注汇率的相对水平和变化,其基本公式为
:
用于说明远期外汇市场能使贸易者规避外汇风险。
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抛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简称CIP )和非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简称UIP )两种。
(1)抛补利率平价。抛补利率平价理论是关于实际的远期汇率的决定以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的理 论。假定甲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存款利率为i ,乙国金融市场上同种利率为到期可增值为:
兑回本国货币的最终值为
:即期,f 为一年的远期汇率。如果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则每一单位本国货币汇率为e (直接标价法)如果投资乙国金融市场,则兑为乙国货币并在乙国投资一年后再对于这两种投资方式,只有当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率完全相同时,市场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当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 的抛补方式交易时,市场会最终使利率和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
水率为即代入f 得若记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升(贴)忽略不计,可得此式即为抛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
率高于 夕卜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该理论被广泛用于说明远期外汇市场能使贸易者规避外汇风险。
(2)非抛补利率平价。非抛补套利平价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没有抵补的外汇投资时所获得的收益等于没有汇率风险所获得的收益,即等于预期获得的收益。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非抛补套利行为 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4.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案】(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记账原则对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的记录,对各笔交易进行分类、汇总而编制的分析性统计报表。
按照IMF 在1995年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①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账户,它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政府服务等内容。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项内容,雇员报酬指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 投资收益指居民拥有国外金融资产的收入及对非居民负债的支付,包括直接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以及储备资产收益。经常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