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资产评估市场途径的运用及其合理性,在理论层面上体现了( )。
A. 贡献原则
B. 客观原则
C. 独立原则
D. 替代原则
【答案】D
【解析】替代原则,是指当同时存在几种效用相同的资产时,价格低者决定资产的价值。其理论依据是同一市场上的相同(或相近)的物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这一原则要求尽可能利用与估价对象相类似的资产的市场交易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估价对象的价值,以确保评估结果是估价对象在公开市场上成交的最可能价格。
2. 被评估企业未来前5年预期收益现值之和为2000万元,折现率及资本化率同为10%, 企业将一直持续经营下去。按年金法计算企业的整体价值最有可能的是( )万元。
A.4000
B.5280
C.5950
D.5967
【答案】B
【解析】按年金法计算,该企业的整体价值
=(万元)。
3. 己知被评估房地产中的建筑物的资本化率为9%, 土地的资本化率为6%, 建筑物价值占房地产总价值的60%, 据此,被评估房地产综合资本化率应为( )。
A.6.6%
B.7.2%
C.7.8%
D.8.2%
【答案】C
【解析】综合资本化率=建筑物资本化率×房地产价值比率+土地资本化率×房地产价值比率=9%×60%+6%×40%=7.8%
4. 假设某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经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分别为200万元、210万元、220万元,从第四年起未来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250万元水平上。假定企业适用的资本化率为10%,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最接近于( )万元。
A.2763
B.3021
C.2399
D.2635
【答案】C
【解析】①确定企业在未来三年的收益现值=
=200×0.9091+210×0.8264+220×0.7513=520.65(万元);②确定永久性收益的资本化价值=250/10%=2500(万元)。③企业的评估价值=520.65+2500×0.7513=2398.9≈2399(万元)
5. 《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是从( )的角度规范资产评估程序的。
A. 宏观
B. 微观
C. 狭义
D. 广义
【答案】D
【解析】广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承接资产评估业务前的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环节,终止于资产评估报告提交后的资产评估文件归档管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及《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是从广义的角度对评估程序进行规范的。
6. 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对法律和合同同时分别规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但时间长短不同,( )来确定其期限。
A. 依据法律规定
B. 依据合同规定
C. 可按两者孰长原则
D. 可按两者孰短原则
【答案】D
【解析】当法定期限小于有效期限时使用法定期限,当有效期限小于法定期限时使用有效期限。
7. 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正常变现价值时,应当参照相同或类似资产的( )。
A. 收益现值
B. 市场价格
C. 重置成本
D. 清算价格
【答案】B
【解析】根据市场法的定义,应该以参照物的交易市价为基础进行评估待估资产的价值,故B 答案正确。
8. 运用残余估价法评估建筑物的前提条件是( )。
A. 建筑物用途合理
B. 建筑物使用强度合理
C. 建筑物可以获得正常收益
D. 建筑物可以获得超常收益
【答案】C
【解析】残余估价法本质上属于收益法的一种,其要求被评估对象能够获得正常收益,即只有具备正常客观收益的房地产才能运用建筑物残余估价法。
9. 评估基准日通常与经济行为实现日相距不超过( )。
A.1个月
B. 半年
C.1年
D. 两年
【答案】C
【解析】根据评估基准日的不同选择,可以分为:评估基准日为现在时点的现实型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为未来时点的预测型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为过去时点的追溯型评估报告。关于评估报告的使用有效期,通常要求评估基准日与经济行为实现日相距不超过1年。
10.关于成本法的前提,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
A. 成本法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值来反映资产的价值
B. 从相对准确合理,减少风险和提高评估效率的角度,把继续使用作为运用成本法的前提是有积极意义的
C. 采用成本法的前提要求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
D. 对于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不可以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
【答案】D
【解析】对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可以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但需要对成本法下的基本要素做必要的调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