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D. 具体科学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它不是一门具体科学也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而具体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2.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 原始公社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卞义公有制社会

【答案】C

【解析】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

3.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是由( )。

A.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B. 生产关系自身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D. 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

【答案】B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的变化,新的生产关系就要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案】D

【解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中包舍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 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 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 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答案】D

【解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与源泉,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 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会激发起人们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 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B

【解析】“朱”和“墨”都是外部条件,“赤”和“黑”说明对事物产生影响的后果,说明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 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答案】B

【解析】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

8.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 )。

A. 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B. 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C. 实现按人的意志办事的愿望

D. 实现绝对的自由

【答案】B

【解析】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必然与自由这对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主要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形态; 而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交换过程

B.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者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日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0.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 实践本质的分歧

B. 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 意识本质的分歧

D. 世界本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