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地方性视角下的绿洲巴扎与族群交往——以焉耆为例

关键词:绿洲;巴扎;族群关系

  摘要


关于新疆民族关系的研究,以往都比较重视宏观层面、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观察研究,缺少从民间的视角观察研究。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这一多族群聚居地区为田野调查点,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着重通过对巴扎空间的分析研究,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族群交往,得出在分析族群关系时应该注重不同场景对族群关系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族群关系具有多面性这一结论。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田野调查点情况,拟解决的问题,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选题的意义。

焉耆历史与现状,主要介绍了焉耆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焉耆多元的自然环境,焉耆重要的地理位置,焉耆的历史变迁,焉耆回族自治县的概况,焉耆人口与族群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焉耆对于不同文化族群的意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焉耆人对焉耆家园的认同。

焉耆绿洲的功能与城市空间,主要分析了焉耆的城市功能,焉耆发达的手工业,巴扎对焉耆城市空间的影响,并认为焉耆城市的政治功能虽然由南疆八城之一降低为焉耆回族自治县,但繁荣的绿洲巴扎与发达的手工业并没有衰落,依然是支撑地方社会的重要力量。

巴扎贸易空间里的族群交往,主要分析了巴扎的变迁过程,圆巴扎的空间结构与布局,以及巴扎流动空间的贸易往来。本章对焉耆人进行了分层,探讨了巴扎空间内的经济交往,并认为相较于今天的以族分类的标准而言,按照商品属性进行分类布局的绿洲巴扎地方性传统依然在巴扎内发挥作用。

巴扎生活空间里的族群交往,主要分析了三种时间观念对巴扎的影响,商户和顾客在巴扎里的生活,巴扎内的三种关系以及国家、族群和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绿洲巴扎的社会文化习惯与地方政府的管理、国家建设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巴扎的生活。

结语部分,主要对文章内容予以总结分析,提出焉耆绿洲地方经验,得出多族群地区的族群交往具有多面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