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85综合知识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2.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3.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
4. 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5.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有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6.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7.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8.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二、简答题
9. 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①热爱、可爱 ②答案、答应
③战争、作战 ④非常、平常
⑤青年、年轻 ⑥坚决、决心
【答案】①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②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③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④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⑤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⑥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10.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 , eng , in , ing 的发音有困难,常常区别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分.化一一风化,地震一一地政,禁止一一静止,不信一一不幸。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 .......
【答案】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eng , in.ing 分辨不清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都念成前鼻音尾韵母en 、in ,另一种是都念成后鼻音尾韵母eng , ing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问题都出在对鼻音n , ng 的发音要领掌握不好,掌握不住。
因此,学习时应从区别n , ng 的发音入手加以改正。n 是舌尖鼻音,发音时要把舌尖抵住上齿
酿; ng 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要把舌根抵住软腭。理解和掌握这些发音要领,认真比照复习,就容易将上述两类词语区分开来了。属于前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g 的发音; 属于后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 的发音。
11.“吃、分析、相信、爱、调查、听”都是动词,试从语法功能上对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从语法功能上对动词进行以下分类:
(1)一般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及物动词
吃、听是一般的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作谓语,能带宾语。后面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这些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重叠后变成“吃吃饭”、“听听歌”。
(2)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相信、爱。表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相信”“非常喜欢”。 (3)属于兼类的动词
调查。这类小是单纯的动词,同时还属于名词,既是谓词性的,同时还是名词性的,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比如:“调查报告”“写份调查”。
(4)及物动词
分析。“分析”后面可以带宾语,比如“分析数据”,它也可以像“吃”、“听”一样重叠表示短暂,可是重叠后很少在后面接宾语,我们一般只说“把这个问题分析分析”。
12.阅读下面句子,并回答问题。
(1)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2)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3)即使他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4)他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问题一:以上句子都属于广义转折关系,请分析以上各个句子的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
问题二:请举例说明
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答案】(1)分析各句的语义特征
①句属于突转关系,即没有转折提示词,直接表转折义。分句间意义上的相对不那么明显,转折语气较弱。
②句属于表示是实让的容忍性让步关系。重转关系,分句间的意义是先让步后转折,相反意味很重。
③属于广义转折中的虚拟性让步转折句。
④句属于忍让性让步关系,轻转关系,转折意味比重转轻。
(2)举例说明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