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比喻意义不是该词的固定义项的是( )。
A. 我们要避开市民出行的高峰。 ..
B. 党员要做党和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 ..
C.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
D. 他打着政府的招牌为自己谋利益。 ..
【答案】C
【解析】C 项的“春风”不是指“春天的风”,而是比喻“改革开放的优越性”。
2. 下列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有:( )。
A. 亮
B. 为
C. 吗
D. 普
【答案】D
【解析】汉语语素根据能否单独成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亮、为、吗均可单独成词,而“普”只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3. “春天不知不觉地悄悄地来了”运用的修辞格是( )。
A. 夸张
B. 比喻
C. 借代
D. 拟人
【答案】D
【解析】拟人是比拟的一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题目句子中“悄悄地来”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情态,在这里用来描述春天,是把春天拟人化了。
4. 下列词语中使用“宽”的本义作为词素义的是( )。
A. 放宽心
B. 宽大处理
C. 路面宽阔
D. 日子不宽裕
【答案】C
【解析】“宽”的本义是房屋宽敞,横的距离大,跟“窄”相对。C 项“路面宽阔”即是用的这个本义作为词素义。A 项“放宽心”是使松缓的意思,是引申义。B 项“宽大处理”是不严厉,不苛求的意思,是引申义。D 项‘旧子不宽裕”是宽绰、富裕的意思,也是引申义。
5.
A. 形声
B. 会意
C. 指事
D. 象形
【答案】B
【解析】“得”的造字法为会意。从图画到甲骨文到篆书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行而有所取是为得。
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
二、判断题
6. “我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动身”一句后应该用问号。
【答案】错误
【解析】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疑问语气。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本题句子中“他什么时候动身”是“我想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因此不用问号。
7. 汉语中双音节语素占优势。
【答案】错误
【解析】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双音节词占优势。
8. 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答案】错误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9. 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
件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三、填空题
10.汉语最常见的构词方式是_____。
【答案】复合式。
【解析】现代汉语词汇中由两个语素组合成的合成词占绝大多数,而合成词中以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为最主要,它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组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五种类型。
11.与自由语素相对的是______语素。
【答案】不成词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按照语素的构词能力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成词语素即自由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义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12.“价、礼、书、复、声、尧、赵、为、舰、灭”这些简化字之中,采用“草书楷化”简化方法的字
【答案】书、尧、为
13.一般认为,基本词汇具有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答案】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