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615语言综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2.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3.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4.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5.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6.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7.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8.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二、填空题

9. 我国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有很多民族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例如藏语属_____语系的_____语族,壮语属于_____语族,苗语、瑶语属于_____语族; 维吾尔语、蒙语属_____语系; 台湾原住民的阿美语,布农语属_____语系。

【答案】汉藏、藏缅、侗台、苗瑶; 阿尔泰; 南岛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个语系,此外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我国境内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除汉语外,属藏缅语族的有藏语、彝语、景颇语、羌语、纳西语等; 属侗台语族的有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等; 属苗瑶语的有苗语、瑶语等; 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塔尔语等; 蒙古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等; 属于南岛语系的有阿美语、排湾语、布农语、邵语、邹语等十几

种语言。

10.汉语联绵词在语音上主要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答案】双声; 叠韵

【解析】联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11.“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_____个不成词语素。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12.“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蜘。

13.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它以为物质外壳,以为,以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其

【答案】语音; 词汇; 语法; 符号系统; 人际互动

【解析】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而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14.舌面前、清、擦音是

【答案】x[]

【解析】发x 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鳄前部,留出窄缝,软鳄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面前部和软鳄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15.划分词类主要以词的_____功能为标准。

【答案】语法

【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