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文学院807阅读与写作之外国文学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问你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魔幻性问题? 这种特性和现实主义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案】(1)对《百年孤独》中魔幻性问题的理解《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充分表现出了“魔幻性”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
在小说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地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园,一直追踪着他们,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到马贡多重创家园才得以摆脱。又如,与吉上赛人一同来到马贡多的墨尔吉阿德斯,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了解过去,预测未来,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贡多的历史,也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但是读者会突然发现,他早就死在亚洲的一片海滩上,可是,他又复活于马贡多。在马贡多他又再次死去,而他那不甘寂寞的幽灵还会在这里出现,为布恩迪亚的子孙指点迷津。这是一个不受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往来于天、地、冥界的人物。
②小说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
例如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拖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连门铰都吱吱作响,要离开而去。当何塞·阿卡迪奥被人枪杀在家中时,那鲜血流淌成河,穿越大街小巷,到老宅向他母亲乌苏拉报信,血流穿越几个房间,为了不搞脏地毯还懂得拐几个弯,贴壁而行; 奥雷良诺第二与情人佩特拉·科特做爱时,就会把极其旺盛的生育能力带给周围的牲畜和家禽,使家中财富剧增; 俏姑娘雷梅苔丝最后被飞起的床单裹着升上了天空; 马贡多村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雨,村子几乎毁灭在洪灾之中。
③小说通过运用神话、传说显示魔幻性特征
,了解来自世界各马尔克斯不仅熟悉外祖母的那些鬼怪故事,也熟谙《圣经》、《一千零一夜》
地的文化遗产。在《百年孤独》中神话、传说的运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从何塞·阿卡迪奥·布
,从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失去了乐园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有人恩迪亚“偷食了禁果”
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影子。他们的长途跋涉有如《圣经·出埃及记》中的塔拉迁居哈兰。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热带暴雨使人想起人类史上的洪水时期; 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以《创世记》开始,以《启示录》结束的一部拉丁美洲的《圣经》……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④作者采用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艺术手法,加重了小说的魔幻色彩
如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这部作品的叙述是以某一将来时间为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象征与隐喻也是作品中一种重要表现方法。马贡多村的人突然得了健忘症,而且这种病还带有传染性,很快健忘症传遍全村,人们不得不用贴标签的办法来与此顽症作斗争。这是暗喻拉丁美洲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作品中,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事物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黄色往往象征死亡; 蝴蝶象征爱情; 蚂蚁象征着毁灭。此外,夸张、讽刺手法在作品中也广泛运用,如奥雷良诺上校发动32次起义,17个私生子一夜间均被杀害; 三千罢工者被杀,尸体装了200节车
皮; 镇里进行“民主”选举时,6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发票前逐户收缴了猎枪、砍刀乃至厨房里的菜刀,奥雷良诺终于搞懂了“现在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唯一区别不过是自由派5点钟去望弥撒,而保守派是8点钟去”。
总之,作者不断地运用手中的哈哈镜、望远镜,乃至显微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魔幻神奇的世界,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也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想表现的拉丁美洲的现实。
(2)魔幻性和现实主义的关系
魔幻性和现实主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相结合产生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40年代,在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代表作家为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哑斯、占巴的卡彭铁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最杰出的代表作。
2.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人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答案】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三部曲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在艺术上树立了传记文学的典范,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尤其是阿廖沙这个形象的描写上。
(1)阿廖沙立足于高尔基自身的经历,是一个具自传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2)对善良的不倦追求和对真理的执著探求,是阿廖沙突出的精神特征小说在描写阿廖沙成长过程中,突出了不同社会力量对其的影响,展现了这一人物由对现实苦难的漠然,到仄弃邪恶、向往善良,由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过程。
(3)阿廖沙这一形象折射了时代的不幸阿廖沙经受了众多的磨难,但是小说没有突出他的不幸,而是集中描写了其精神成长的过程,突出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他对社会不幸的进一步认识,既描写了普通人的反抗,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本质。
(4)阿廖沙体现了俄罗斯20世纪初期新人的成长高尔基立足于自我生活的真实,牢牢把握人物精神的成长,将时代真实与艺术真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社会背景为舞台,塑造了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赋予这一人物以深厚的历史代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一代新人的精神成长历程。
3. 谈谈你如何理解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答案】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理解:
(1)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创作意图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初是写给孩子看的,以文学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他的本意。
地球各个地方,包括陆地、海洋、两极的地貌和生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详尽的描写。《海
底两万里》集中描写海洋生物,这个无奇不有的海洋世界既神奇又美丽。《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描写了南美洲的原驼、能抓走人的兀鹰、犹徐、鸵鸟、围攻人的红狼群等; 还描写了澳洲的惊鸟、碧霞鹭、琴鸟、袋熊等,薪西兰的没有翅膀、没有尾巴、长嘴的“凡维”鸟。《八十天环游地球》描写了骑大象穿越印度丛林、中国和日本的风俗、一万两三千头美洲野牛拦住了火车。《大木筏》描写了亚马逊河流域的动植物和风光。《气球上的五星期》的飞行路线是从东非到西非,描写了埃及的无花果树、大象群、狮子、鳄负等。《融化北极之冰》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赤道周长、地球面积、体积、密度、自转速度。凡尔纳的描写是把古今的动植物凑到一起,同时也把地理学家、博物学家、探险家、天文学家的研究和描写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2)凡尔纳科学小说的大胆想象
①大胆想象之一是带领读者进入地球内部。《地心游记》描写从火山口进入地壳,看到了各种奇境。这似乎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部幻想性作品。
②大胆想象之二是描写一艘潜艇,大厅的船壳是用玻璃制成,船板可以移动,让人看到海底景象; 人甚至可以走出船舱,来到海底,海底的巨大压力照样可以克服。
③大胆想象之三是设想在海洋上建起一个机器岛,它远远大于航空母舰,这是可以漂流的岛,岛上应有尽有,远比陆地舒服。
凡尔纳的不少科学幻想已经实现或者能够实现。前者如空中飞行器、空中汽车、留声书、剧院转播器、海底电缆、录音电话机、传真电话、人工雨、彩照、计算机、电灯、长距离的海底通道; 后者如用云彩当投射屏幕,人声和乐器结合为一,利用海洋发电,供给潜艇以热、光、动力,用人力改变气候的变化,不受任何细菌的侵害等。
(3)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
①对殖民主义的谴责《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到对澳洲土人的灭绝政策。英国移民把土人驱逐到“黑人区”,这是在荒原上和钻不进去的森林里,土人于是逐渐消失。《十五岁的船长》描写了贩卖奴隶的全过程:从东非掳掠来的黑人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西非,途中受不了鞭打和饥饿的人便倒下了; 有的人要被鳄鱼拖走。死去的人占到出发时的一半! 在描写贩卖黑奴的作品中,可以说这一部揭露得最为真实和深刻。
②对资本主义生死存亡的争夺和战争发动者的暴露《机器岛》的两大家族明争暗斗,势不两立,以致发生爆炸,机器岛裂成无数碎块,居民沉入海中。这是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象征性描写。《蓓根的五亿法郎》中的苏尔策是专制主义的化身。这个战争狂人可以看作希特勒的先驱,两人的特征十分相似。《海底两万里》的艇长尼摩是个人道主义者和愤世嫉俗者。他给起义的克里特岛人献出黄金,给不幸的印度采集珍珠者以珍珠。他认为科学进步丝毫没有解决世界的伦理问题,非正义和暴虐继续横行无忌,统治者以强大的武器对付人民。凡尔纳通过他表达了对人类科学进步的悲观看法。《流星追逐记》描写一个由纯金构成的小天体落在地球上,价值达到600亿法郎。为了争夺黄金,朋友交恶,家庭失和,夫妻反目,股票市场的金矿价格猛跌,世界列强剑拔弩张。这场闹剧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和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③对落后风俗和封建主义的贬斥。《八十天环游地球》暴露了印度的殉夫陋习。《米歇尔·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