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交通大学730企业管理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体系。梅奥在霍桑试验中的重要发现是什么? 这些发现对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答案】(1)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该理论把管理看做一组普遍的职能,即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该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应于军队或其他行政组织。主要观点如下:

①经营不同于管理。“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的含义要广于后者。经营包括六项职能,而管理仅是其中的一项。经营的六项职能是: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②十四项管理原则。包括:分下、权威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工作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③管理的要素。在经营的六大职能中,管理职能最为重要。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方面。其中:计划意味着观察和估计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是建立起统一企业的人、财、物的权力机构; 指挥是将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统一起来; 协调是调整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活动与关系; 控制是使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与既定的计划、发出的命令和确立的原则相符合,从而防止和纠正错误。

(2)霍桑试验的发现

霍桑是美国西力一电气公司的一个分厂。192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在试验中却发现,产量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人在没有监工在时心情比较舒畅,而且因为是自愿来做的,女工之间配合得很好。接着他又发现了工人中有一个头儿,这是工人之间的一种默契,也许这个头儿一个眼色,工人就不愿意于了,产量也就上不去了。于是,梅奥教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3)霍桑试验的意义

根据以下试验,梅奥等人写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等一系列著作,总结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是:

a. 工人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不是经济人。他们有必须加以满足的物质方面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b. 管理者应重视协调人际关系。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工人的“士气”,增加工人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日的。为此,要改变传统领导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c. 企业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如何进行新员工、在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新员工的培训

新员工培训,也称岗前培训或导向培训。新员工被企业录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环境,掌握下作要求和工作技能,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企业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新员工培训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公司层次的一般培训和部门层次的岗位培训。

公司层次的一般培训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内容是与所有员工相关的共同问题。部门的岗位培训通常由新员工的部门直线领导负责,培训内容是针对新员工的具体部门和具体工作,包括应知和应会两个部分。应知部分包括工作说明书、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岗位工作基础知识和岗位工作相关知识等。应会是指岗位工作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际工作锻炼或实习来掌握。

(2)在职员工的培训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主要方面,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①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师傅带徒弟、企业自己办培训班、委托专业的职工培训中心、培训机构协助进行等。

②专题培训。当企业准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或需进行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准备建立新的车间等情况时,都必须进行专题培训,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③不脱产学习。企业应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般文化教育,如函授、夜大等学历教育和一些根据自身J 清况选择的培训项目。

④脱产学习。这种培训方式主要用来培养企业紧缺人员,或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等。

(3)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主要有:

①MBA 或EMBA 。使管理人员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②短期管理训练。短期管理训练即把管理人员短期集中数天,按照明确规定的科目训练。 ③轮流任职。安排有培养前途的管理人员轮流任职,有助于管理人员学会全面思考问题; 确认更适合他们的岗位; 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各部门问题都比较了解的人担任。

④资深主管讲授。企业对年轻、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安排一些资深主管成为其师傅,进行言传身教,有利于他们成长和企业人才交替与承接。

(4)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②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

③全员培训和管理层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④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3. 影响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答案】权变理论或情境理论认为要找一个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性质的工作和任务、任何

对象的固定的领导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类型或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因为领导的有效性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环境因素等共同诀定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领导方式。著名的研究有菲德勒模式、通路一目标理论、领导者参与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等。这里只对前两个理论进行介绍。

(1)菲德勒模式

菲德勒模式认为,领导风格是影响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每个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由他的人格特性所决定的,这种人格特性是相对稳定的。一个领导人的领导如何,除了取决于他本人的领导形态以外,还取决于他所处情境的顺利程度。影响领导的情境因素有三个: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即领导者受其团体成员所喜爱和信任的程度; ②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③职位权力,即领导人拥有法定权力的强弱。领导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环境相适应。

(2)通路一日标理论

通路一日标理论是动机期望理论的发展。期望理沦认为,一个人被激励的过程受效价(目标价值)和期望值(对实现目标可行性的估计)的影响。根据这种观点,通路一目标理论认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激励部下,必须解决二个问题:一是使部下认识到实现目标后所能获得的利益; 二是提高部下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认识; 二是要使部下在下作中得到满足,以刺激他们的工作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根据部下和环境状况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部下的状况,主要指部下的人格特性,包括能力、经验、需要等; 环境因素,包括任务的结构性质、组织的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等。

4. 跨文化管理的日标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管理的目标是探索国家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搞好国际企业的跨国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国家文化是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通常代表拥有最多人口或拥有最大的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的文化。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信仰、政治、法律、教育、家庭、经济等都和国家文化紧密相关。家庭和教育体制是文化的主要传递载体,信念、价值观和文化准则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灌输得以传承,政治和经济体制在国家文化的约束下发展。企业文化代表在一种文化中企业经营的正确的、可接受的信念、价值观和各个方面的相关准则。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种反映,它影响企业怎样构造组织、怎样选择和制定经营战略、怎样选择和提拔雇员、怎样领导和激励下属、怎样与商人谈判,它指导着日常的商业交往活动。职业文化是同一职业群体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期望的行为方式,而与这些人所在的工作组织无关。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职业群体都有其职业文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团体的成员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跨国管理者既要重视国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也要注意职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5. 简述计划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计划的作用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