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A.应用广谱抗生素。 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化疗+鞘内注射MTX。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输血小板。
流感的主要保护性抗体包括() 特异性IgM抗体。 呼吸道局部SIgA抗体。 抗HA抗体。 特异性IgG抗体。 抗NA抗体。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感冒。 钩端螺旋体病。 沙门菌属感染。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此时建议患者()(提示:患者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正常;AST52U/L、ALT64U/L;肝组织轻微炎症,无界面性肝炎。) A.继续波尼松20mg/d。 B.波尼松减量为10mg/d维持治疗。 C.加用熊去氧胆酸。 D.换用环孢素A。 E.逐渐停用波尼松,嘱患者定期复查。 F.换用布地奈德。
男性,55岁,有吸烟史35年,X线胸片发现有一界限清楚的肿瘤堵塞了右侧支气管中部管腔的95%,未发现肺门、纵隔或远处转移。肺功能试验显示: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为预测的40%,用支气管扩张剂不能改善,现进行下列处一理最合适的是() A.建议放射治疗。 B.建议经支气管镜做姑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以恢复右下叶的通气功能。 C.目前不进行治疗,如出现转移灶,对转移灶进行放射治疗。 D.建议右肺叶切除术。 E.开始进行一个活动训练方案,在8~10周内重复进行肺功能检查。
牛肾和猪肾()含量最高,是其他一般食品的数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