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感冒。 钩端螺旋体病。 沙门菌属感染。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具有镇痛作用,但不列为麻醉品的是() 吗啡。 芬太尼。 喷他佐辛。 哌替啶。 二氢埃托啡。
牛肾和猪肾()含量最高,是其他一般食品的数十倍。 磷。 锌。 硒。 铬。
抗Jo-1(+)的PM/DM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 肌无力。 发热。 间质性肺炎。 心房颤动。 技工手。
患者右下后牙因龋洞一次完成治疗,几天后复诊自述不敢咬合。查:左下6银汞合金充填物好,无高点及悬突,探银汞充填物边缘完好,叩(-),左下6全冠修复。该牙处理为()。 观察。 调

。 去旧充填体,重新银汞充填。 去旧充填体,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安抚,症状消失后复合树脂充填。 脱敏治疗。
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此时建议患者()(提示:患者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正常;AST52U/L、ALT64U/L;肝组织轻微炎症,无界面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