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医学高级)题库>肿瘤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A . A.应用广谱抗生素
B . 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C . 化疗+鞘内注射MTX
D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E . 输血小板

女性,58岁,发热、咳嗽2周就医检查发现右上肺阻塞性肺炎,抗生素治疗热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上叶开口处菜花样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腺癌,CT检查肺门淋巴结未增大。下列治疗难以确切评价疗效的是() 化学治疗联合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手术后视需要应用放射治疗。 手术后视需要应用化学治疗。 手术切除。 维生素A的含量在动物内脏中都较高,以()为最高。 牛肝。 猪肝。 鸡肝。 鸡胗。 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芬太尼。 吗啡。 二氢埃托啡。 强痛定。 美沙酮。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感冒。 钩端螺旋体病。 沙门菌属感染。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具有镇痛作用,但不列为麻醉品的是() 吗啡。 芬太尼。 喷他佐辛。 哌替啶。 二氢埃托啡。

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