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培养单位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孢子植物。
【答案】孢子植物是指生活史中不形成种子,主要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楦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2. 免疫耐受
【答案】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3. 氨基酸。
【答案】氨基酸是指含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体。
4. 心动周期。
【答案】心动周期是指每次心脏搏动,由收缩到舒张的过程。
5. 迁地保护。
【答案】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6. 分解者。
【答案】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再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7. 转录。
【答案】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8. 本体感受器。
【答案】本体感受器是指感受自身肌肉、腱、关节的张力和运动的器官。能感受自身姿态、
;对刺激敏感。 运动;不会适应(习惯化)
二、填空题
9. 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树干的生活组织可通过周皮上的_____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皮孔
10.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是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11._____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他于1866年在布隆博物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_____的划时代论文,他否定了当时流行的_____学说,并发现了遗传中_____和_____两大定律。
【答案】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融和遗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12.生物体内物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产物与反应物的浓度比称为_____。
【答案】平衡常数
13.A 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外表带有_____,具有_____特性。他的血浆中含_____。A 血型和B 血型男女结婚,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有_____。新生儿溶血症,其母血型为_____,血浆中含_____。
【答案】A 凝集原;抗原;b 凝集素;A 、B 、0、AB ;
14.自主神经系统分为_____神经系统和_____神经系统
【答案】交感;副交感
15.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解析】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反应分为两个阶段(9个反应):第一阶段(前4个反应)是将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个A TP ; 第二阶段(后5个反应)是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转化形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共生成4分子A TP 。其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三个酶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被称为关键酶。
16.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_____结合或和_____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
【答案】抗体;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
【解析】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的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大多是蛋白质、多糖类大分子和黏多糖等。抗原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部位是抗原决定子。抗原分为完
阴性;抗体
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不完全抗原,即半抗原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因此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了抗原性。
17.典型的花着生在花柄顶部膨大的花托上,_____由_____、_____和等部分组成。
【答案】花被;雄蕊群;雌蕊群
18.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_____的性质。
【答案】受体
三、简答题
19.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酵母在无氧条件利用NADH 使丙酮酸还原为乙醇,即酒精发酵。在这一过程中
生成才能使糖酵解继续进行下去。高等动物在剧烈运动时,氧供应不足,葡萄糖酵解产生
乳酸进入肝细胞,在
供应的丙酮酸不能氧化脱羧,因而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这时丙酮酸就进入乳酸发酵途径。肌肉细胞产生乳酸,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刺激呼吸,
使呼吸加快以供应更多肝细胞中氧化成丙酮酸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这一过程产生的
就保证了糖酵解的进行,无氧呼吸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2)其生理意义:迅速提供能量,给某些器官提供正常代谢所需的能量。
20.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结构各自有哪些特点?虫媒花与传粉者之间如何协同进化?
【答案】(1)风媒花一般较小,颜色不鲜艳;没有蜜腺,没有花香。花粉小而轻、干燥,易于飞扬。虫媒花大多色彩鲜艳,香味浓郁,有蜜腺;花粉相对少一点,黏度小。
(2)关系密切的生物,如虫媒花与传粉的动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植物的花和采粉昆虫协同进化、互相选择的结果,使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昆虫采粉,而不同的昆虫也以不同的植物为采粉对象。显然,采粉的“专门化”防止了遍身花粉的昆虫飞到其他植物的花中,白白浪费花粉。
21.简述气孔开闭的原理。
【答案】(1)当保卫细胞从周围的细胞中得到了钾离子时,水分由于渗透作用进入液泡内,于是细胞呈膨胀状态。但由于保卫的壁厚度是不均匀的,细胞吸水后,较薄的壁膨胀较多,使气孔张开;反之亦然。
(2)气孔张开,
利于水分保持。
作用加强,糖分产量增加;气孔关闭,作用减弱,合成糖分减少,可用来保证糖酵解过程中3-憐酸甘油醛的氧化和磷酸化。这是有氧呼吸的动物进行乳酸发酵的一个重要作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