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921管理学原理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沟通无效是山于信息发送者未能发送准确的信息。”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原因。

【答案】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具体原因如下:

(1)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有效的沟通过程包括输出者、接受者、信息、渠道等四个主要因素。

信息的输出者是信息的来源,他必须充分了解接受者的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以利于接受者的理解。信息的输出者必须将想法、认识及感觉转化成信息,也就是完成编码整这个过程。接受者是指获得信息的人。接受者必须从事信息解码的工作,即将信息转化为他所能了解的想法和感受。这一过程要受到接受者的经验、知识、才能、个人素质以及对信息输出者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信息,输出者和接受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可能是由十输出者传送了过多的不必要信息造成的,也可能是输出者和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存在差异。

(2)沟通无效可能是由于信息发送者未能发送准确的信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存在障碍造成的。

2. 简述目标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企业目标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和产品定位。如图所示。

图 目标市场研究

(1)总体市场分析

要分析市场容量首先必须要界定地域和需求性质,然后再分析市场总需求,以及总需求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市场交易的便利程度主要取决于市场基础建设、法规建设、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建设状况。

(2)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市场细分一般包括调查、分析、聚类并描述三个阶段。

①典型的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有四类:A. 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区域大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等; B. 人口统计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种族、国籍等; C. 心理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分层、生活方式、个性特征

等; D. 行为因素。主要包括场合(如定期还是特别场合)、利益(如豪华、中等还是经济的)、使用率(如经常还是偶尔使用)、忠诚度(如不忠诚、中等忠诚、忠诚、专一)等。

②典型的工业品市场细分变量有四类:A. 地理因素。主要包括产业、企业规模、地理位置等; B. 生产运作变量。如顾客的能力、技术水平等; C. 采购方式因素。如买方企业集权程度、内部权力结构、采购政策、公共形象与公共关系、采购标准等; D. 状态因素。如交货和服务(厌恶、可使用、喜欢、热爱)。

(3)目标市场确定

①评价细分市场的三个主要指标:A. 细分市场规模及其成长状况; B. 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 C. 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状况。

②良好的细分市场的特征:A. 可测量性,即市场规模、容量和购买力可以测量; B. 丰富性,即市场规模足够大,且有利可图; C. 可接近性,即市场可以有效地接近且能为顾客服务; D. 可实现性,即企业有能力满足该市场的需求。

(4)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企业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包装、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等。与产品定位相联系的是广告(促销)定位。广告定位是使企业的产品在顾客心里占有位子,以及占什么位子。

3. 传统的领导特性论认为有效的领导应该具有的共同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传统的领导特性论是一种最占老的传统理论,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个人特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有效的领导者具有的共同特性,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他们具有崇高的抱负和志向,并能为之付出全部精神,进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使他们到达成功的顶峰。

(2)强烈的权力欲望。他们具有强烈的领导欲望。遇事都勤于思考,常常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并总想用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去影响他人。试图赢得他人的信任、尊重和对理想的认同。从而争取得到更多的追随者。

(3)正直诚信,言行一致。这是人类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只有具有这种特性的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仟。尽管成为领导者的人在这方面实际做的还有距离,但他们一定不遗余力地完善自己,尽量给人们展不自己公正直率、诚实可信、言行一致的形象,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愿意追随他。

(4)充满自信。他们不怕任何困难、挫折、勇于面对巨大的挑战。对自己追求的事业永远充满自信,并且善于把这种自信传递给他人,使群体产生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5)智慧。领导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收集、整理和理解大量的信息,并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作出正确决策。

(6)追求知识和信息。他们对新事物充满敏感和兴趣,尽一切可能坚持不懈地去获取有关的知识和有用的信息,努力使自己拥有更多的专长权,在相关领域中使自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从而获得更多的追随者,或者使追随者更加理性和坚定。

4. 与物料需求计划相比,制造资源计划(MRP II)有何改进?

【答案】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 II)。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使人们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加强了。企业由原来以产品为对象的管理进入到以零部件为对象的管理。MRP I 工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主要表现在:

(1)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供应商账务和档案管理、库存账务管理等;

(2)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加工工时等,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客户订单,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MRP I工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5. 何谓目标管理? 其特点是什么? 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答案】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我国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并取得较好成效。

(1)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卜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 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③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只有每个人的分目标都完成了,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

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2)目标的特点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富有挑战性和伴随信息反馈性。

①目标的层次性。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从广泛的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这个体系的顶层是组织的愿景和使命陈述,第二层次是组织的任务。目标体系的基层是分公司的目标、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个人目标等。

②日标网络。日标网络是从某一具体日标实施规划的整体协调方面来进行考察。日标网络的内涵:a. 日标和规划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b. 主管人员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 c 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协调; d. 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③目标的多样性。任务和企业的主要目标通常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在目标层次体系中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