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血清溶菌酶明显增高。 易见Ph’染色体。 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NaF抑制。 常见Auer小体。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明显增高。
女性,26岁。月经增多7个月,1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计数42×109/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患者激素治疗半年后,效果不佳,首先应考虑() A.加大糖皮质激素剂量继续使用。 B.血浆置换。 C.脾切除。 D.改用达那唑。 E.丙种球蛋白。
女性,26岁。月经增多7个月,1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计数42×109/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严重出血,首选治疗为() A.酚磺乙胺止血。 皮质激素。 长春新碱。 云南白药。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女性,26岁。头晕、乏力,2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HGB62g/L,WBC7.0×109/L,PLT175×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对上述治疗效果反应最早的指标是() A.白细胞数量上升。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升高。 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升高。 铁蛋白含量升高。
女性,36岁。乏力5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脾肋下5cm。RBC3.6×1012/L,HGB92g/L,WBC190×10g/L,PLT290×109/L。分类:原粒0.01,早幼粒0.02,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服用大量白消安后出现指(趾)关节肿痛,其原因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继发性痛风。 C.中毒性关节炎。 D.风湿性关节炎。 E.白血病关节浸润。
女性,26岁。头晕、乏力,2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HGB62g/L,WBC7.0×109/L,PLT175×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应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