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二) . 27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三) . 45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四) . 69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五) . 83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新闻写作的针对性?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有哪些特点?
【答案】(1)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含义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可概括: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
①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是写给谁看的。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针对性不强的,那些无的放失、不知所云的稿件,发出去没人看,或者看了不解渴。没有针对性的稿件即便试图用时效性或者可读性去挽救或包装它,一般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性还是读者观念的问题。新闻报道要了解读者在想什么,做到在内容上符合读者的需要,并为读者释疑解惑,回答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②新闻写作要有针对性的第_层意思是,要求记者明确为什么而写、本篇稿件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达到什么传播目的,起到怎样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为什么而写这个问题涉及新闻媒介的引导作用,即新闻报道的观点倾向。新闻报道中没有纯客观报道,任何新闻都在“说话”。新闻媒介是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最终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2)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两个特点
①这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它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的报业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一张报纸与所有读者全方位对接,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已经不可能。其原因在于读者人群,换言之,“大众”发生“裂变”。报纸定位多元化,读者分层明确,自然要求不同报纸的记者要根据本报所面对的读者群的需要,根据本报的舆论引导方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研究和解决各自新闻报道领域中的针对性问题。
②新闻写作的针对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环境里,尤其像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一切都在快速的变化中,不断有新问题、新现象、新矛盾、新事物出现,读者的心理也在随之变化。因此新闻写作的针对性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随时跟踪、随时调整。敏锐地追上新现象,对新问题、新趋势所进行的报道,才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2. 月民务性消息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随着我国媒体上的服务性新闻日渐增多,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性媒体日渐活跃。服务性新闻的繁荣是一种时代的需要。服务性消息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可以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信息。
21世纪是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能为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灾难。服务性消息可以从生活角度监视科技动向,提供切实可用的服务性信息,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当代的市场经济十分复杂。全球范围的商品流通拓展了选择空间; 激烈竞争带来的负产品一一伪劣、欺诈随处可见; 从大众化消费向个性化消费的转变,又刺激着人们对消费信息的需求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受众需要新闻媒体做自己的助手和朋友,为其提供最好的消费指南,帮助他们少花钱、买好货,帮助他们与欺诈行为做斗争,帮助他们满足个性化消费的欲望。
(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众,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均抱有越来越高的期望。因此,衣食住行、保健、环境等方面的实用性报道便成了“抢手货”。传授知识与方法,充当民众的生活参谋,是服务性消息的一大功能。
此外,从媒体与读者的关系以及媒体自身的发展来看,由于服务性新闻与读者大众贴得最近,它也是媒体联系群众的纽带。
可以预言,21世纪,哪家媒体服务性新闻做得细、做得快、做得深,质量上乘,那么,它就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 简述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
【答案】(1)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的相同点
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在某些方面确有近似之处,如都要简洁准确。
(2)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的不同点
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在传播的对话语境中有根本的不同:
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的地位,除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和语言本身的影响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对受众做出限制和约束。
②在公文传递或官式语境中,传者与受者是有等级差别的,语言富有指令性。因此新闻语言如果带上了公文语言的权力色彩或者官式语境中的宣传腔儿,被受众破译出“我指示你照办’,,甚至“我打你通”以至“灌输说教”的意味,都有可能被拒绝接受。
③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即传者的意图应该是相对隐蔽的,新闻语言还要做到在解码时不致使受众产生被人强迫的感觉而加以拒斥。
4.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答案】任何文章的写作,所遇到的基本的矛盾都是如何处理材料和观点的矛盾。新闻写作遇到的矛盾也不例外,它要处理的是新闻事实与记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是“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新闻的指导性、政治性等,都是由事实派生出来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事实最符合受众需要
①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想获取信息,知道一些新鲜事,而不是首先想知道一些道理。
②从受众的心理分析,在阅读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记者提供的事实,相信通过自己的头脑对事实所做出的判断,而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更讨厌那种充满大话、空话的宣传和强制性的灌输。
③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指出,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劝服,而不是压服。
5.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答案】17世纪初中期,近代报刊在欧洲普遍出现,出版自由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生。英国人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也是第一次提出新闻自由的口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仍是私有制下的自由,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不管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自由,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必然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自由,一切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威胁到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自由都会受到严厉的限制。
(2)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本质上是资本或金钱的自由,并且愈演愈烈。
人们所共知,要将法律形式上的普遍自由变成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自由,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和其他条件。“理论上、法律上的出版自由,到了具体的‘自由市场’上,成了只是少数有钱人一一大资本家、大财团的特权”,而不再是实际的普遍权利,只成道义上的、应该的普遍权利。
(3)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信息霸权和新闻霸权。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以新的方式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新闻自由秩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内与对外的双重政策与做法,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无视国际新闻自由的正常秩序、无视他国人民的新闻自由权利的现象,也证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虚伪性的一面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4)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评价
①从总体上看,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的必然反映。西方新闻自由实践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监督政府、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调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在总体上适应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