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5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压力集团
【答案】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具有政治社团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政治生活中压力集团数目不断增加,不仅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且有外国利益压力集团,不仅涉及社会的重大问题,而且涉及人们的生活爱好;
②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压力集团起初的活动对象主要是议会议员,其活动大多集中在影响立法过程方面;
③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之问的这种对立和排斥,使得它们主要以压力方式影响政治;
④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压力集团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往往给予压力集团以法律依据,并运用专门的法律加以管制。
2.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政治权力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并制约其他力量的社会公共力量。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3. 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较,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即它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可感觉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4. 比较研究法
【答案】比较研究法是指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可以采取纵向的比较,也可以采取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政治现象,即比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政治现象; 横向比较是比较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政治现象,如对当代西方各种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比较政治研究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它在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力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二、简答题
6. 简述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主要区别。
【答案】国际政治是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综合; 国内政治主要是指国家内部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是:
(1)在正常情况下,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在国内政治中,这一权威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的基本特点。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却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国际政治也不像国内政治那样,完全按照一个统一的权力意志运行,而只能在各种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2)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第二方面显著区别在于,两者的利益构成和内容有所不同。就国内政治而言,其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国内政治主要是建立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网络基础上的。而在国际政治中,其利益构成了除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具有双重特性,它首先具有阶级特性,体现和实现着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又具有民族的特性。
(3)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行为主体方面的不同,也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国内政治是阶级、阶层、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团体活动的舞台,因此,其主体主要由这些力量构成。在这其中,阶级与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最稳定、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政治主体,而政府、
政党等则是国内政治中最活跃的政治主体。而在国际政治中,尽管存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体,但是,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政治主要是国家活动的场所。
7. 简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3)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既是国家政权组成的原则,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必须遵循的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是促进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应该体现这一原则。
8. 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答案】资产阶级政党是指代表资产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榜“超阶级性”。资产阶级政党以“全民党”自称,它有意模糊自己的阶级性质以获取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资产阶级政党在其政纲里都竭力标榜自己是社会公正的代表,是全民利益的集合。尽管它实际上是阶级或是阶级中某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它必须尽力淡化这种性质,以取得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集团的广泛支持。这是其政治目的以及特定的选举制度所决定的。
(2)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权是所有政党的直接目标。在代议民主制中,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参加选举是政党合法取得政权的唯一手段。因此,资产阶级政党的大量活动是围绕议会和选举而展开的。资产阶级政党有时被称为“选举党”,因为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就是在选举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 同时,选举结果又是衡量一个政党实力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的重要尺度。一次选举败北可能使传统大党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小党,甚至分崩离析不复存在,造成国家政党格局的重大变化,发生所谓“政治地震”。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主要在议会中活动,通过议会的立法活动,将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意志以国家的利益和意志的形式获得实现。政党在议会中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议会党团的活动。
(3)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核心领导圈的内部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党的组织是对每一个公民开放的。在美国,选民投票支持某个政党,该选民就被认为是某个政党的党员; 在英国,一个公民要想成为保守党的党员,只要宣称支持保守党的目标并每年交纳大约两英镑给当地的保守党选区委员会就可以了,党组织对普通党员的控制力有限,不仅缺少约束,而且可以随意改变党籍。但在政党的核心圈里,职业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