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33政治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答案】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利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

(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集聚形成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拥有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等特性。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①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它主要是指政治资源,但并不仅限于政治资源。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

a. 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而生产资料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以对于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占有使得自身的力量得到极大强化,从而为自己转变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创造有利条件。

b. 社会财富

社会财富的累积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占有意味着力量的拥有,社会财富的控制意味着力量的掌握。社会财富的占有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这两种占有往往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极,占有生产资料常常会导致占有社会财富。

c. 暴力

作为政治权力构成要素的暴力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暴力的强弱取决于暴力执行者的能力和素养、暴力组织的严密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暴力工具的技术水平和适用程度等因素。

除此以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

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

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②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主要有: a. 能力素质

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个人的能力素质主要有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经验阅历、性格意志、分析判断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群体的能力素质是构成群体的成员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其主要包括群体的教育水平、心理素养、体能素质、文化传统、成就状况等。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主观能动的基础。

b. 身份资格

个人的身份资格主要指个人的资历、所担任的职位、所具有的威望以及某种血缘关系或法定关系的继承资格等; 群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主要有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

c. 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关于社会和政治基本状况的分析把握,关于自己所主张和奉行的社会政治目标、实现途径及其相关条件的宏观分析和逻辑阐述; 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和贯彻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策略是政治权力在具体情况下能否形成、保持和有效运行的关键。

d. 政治组织

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组织的力量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除此之外,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还有已有权力、社会资本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哪些明显特征?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中的那种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的政治竞争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建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

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的基本准绳就在于各自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协调和实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这种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具有积极建设性,它无疑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与和谐。

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方针,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如何理解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答案】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作为自主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民族自决权的具体运用,可能是选择统一与联合,也可能是选择分离与独立。在后一种情况下,民族自决常常表现为对国家身份的追求,一般是摆脱某个国家的管辖,成为独立的主权单位。这又有两种类型:一是摆脱帝国统治; 二是分离出原属的多民族国家。

(2)由于随着历史的进步,宗主权已丧失合法性,因此对它的破坏是正义的。但对“分离出原属的多民族国家”类型来说,受损的却是国家主权原则。由于国家主权原则被公认为是国际法的基石,因此对它的破坏决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正义之举。如果国家主权可以被随意践踏,国际交往便无平等、秩序可言,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就会畅行无阻,民族自决权也就遭到扭曲而背离了它的根本目的。

4. 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答案】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神权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利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

①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是很发达的。所谓“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

②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神权思想的发达却是在中世纪。中世纪神权思想家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上帝。

神权论纯粹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2)契约论

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关于国家起源的最有影响的学说。16世纪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如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都主张契约说。这种学说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资产阶级的契约论,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用来说明国家的起源,一种是用来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