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农村发展知识综合之现代农业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加入WTO 对农业和农民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答案】中国加入WTO 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有:
(1)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中国在加入WTO 的过程中作出了广泛而重大的减让和承诺,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农产品市场。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2)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
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
①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挤占,抑制了中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
②对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抢占,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③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
(3)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皇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一些国家尤其是WTO 发达成员运用技术性壁垒的水平越来越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中国是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多的国家,中国被拒绝的进口产品中,农产食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4)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
随着多哈回合的进展和中国与多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世界和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初创阶段(1990一一1993年)
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
(2)清理整顿阶段(1994一一1996年)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93年11月国务院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具体包括:初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 初步清理整顿交易品种; 规范期货市场运作等。
(3)调整阶段(1997一一2000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在整个调
整时期,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但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4)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国家重大会议持续关注期货市场问题。从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予活跃,出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起,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3.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环节是什么?
【答案】(1)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
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农业信息资源。
(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可支配资源的形成,包括信息内容的收集、存储与组织等,这是信息服务者的“资本”; ②信息的提供,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等,这是信息资源有效聚集的前提;
③信息环境,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场所和社会条件。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
①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
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的具体目标是广泛利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各种农业信息的制高点,规划和收集有用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有效地保存起来,有效地存储到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根据用户使用的要求把它们组织起来,使其能为农业用户服务。
②农业信息渠道建设与用户培育
a. 了解农业信息用户的分布,分析和熟悉他们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特点;
b 完善通信渠道,使信息流畅通;
c. 进行必要的知识开发,能够向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③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
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包括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相应的市场管理规范、企业和信息服务内部组织管理环境的改进、市场主体关系的协调等。
4. 了解人们对合作社的不同理解和定义。掌握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的定义和中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答案】(1)德国经济学家李弗曼认为合作社是以共同经营业务的方法,并以促进或改善社员家计或生产经济为目的的经济制度。
(2)德国经济学家戈龙费尔德认为合作社是中小经营者基于自己意志的结合; 由于共同对私
有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实现社会政策目标。
(3)马克思、列宁认为,合作社就是生产者联合劳动的制度,要以这种制度代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4)美国合作经济学家巴克尔认为合作社是社员自有自享的团体,全体社员有平等的分配权,并以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额为依据分配其盈余,合作社是与私人企业、公司制企业不相同的一种事业。
(5)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的定义是,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
(6)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5.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社思想萌芽和观点。
【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作社思想萌芽
①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一书,对当时英国社会和国家制度做了辛辣的揭露和嘲讽,对资本原始积累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提出了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设想了一个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社会。
②1623年,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出版了《太阳城》,在该朽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虚幻地描述了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①欧文继承并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公社的设想。
②欧文把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作为理想的社会原理,提出了以多数的统一合作村为单位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③他主张建立新和谐村,以把失业者组织起来。并设想了和谐村内土地、农业、工业、消费、财产、村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制度、原则和具体细节。
④欧文把他的劳动公社方案看成是改造旧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建立未来社会的组织形式,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6. 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1)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二战以后,农业经济学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