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整形外科主治医师题库>外科休克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休克时的实验室检查常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A . 感染性休克常有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白细胞内可有中毒颗粒、核变性
B . 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
C . DIC时,血小板可正常,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聚试验(3P试验)阴性
D . 血钾、血尿素氮或非蛋白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pH降低
E . 肝功能损害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L)增高

下列休克的一般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脉率的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后。 尿量反映肾血流的灌注情况。 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皮肤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的灌流情况。 稳定的血压反映治疗的效果。 休克时的实验室检查常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感染性休克常有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白细胞内可有中毒颗粒、核变性。 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 DIC时,血小板可正常,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聚试验(3P试验)阴性。 血钾、血尿素氮或非蛋白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pH降低。 肝功能损害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L)增高。 休克时的实验室检查常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感染性休克常有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白细胞内可有中毒颗粒、核变性。 失血性休克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 DIC时,血小板可正常,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聚试验(3P试验)阴性。 血钾、血尿素氮或非蛋白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pH降低。 肝功能损害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L)增高。 下列临床诊断休克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有诱发休克的致病因素存在。 原有高血压者的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上。 意识异常,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试验阳性(指压后再充盈时间>2秒),黏膜苍白或发绀。 脉搏细速>100次/分,尿量<20ml/h或无尿。 收缩压<10.7kPa(80mmHg)、脉压<2.67kPa(20mmHg)。 关于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双侧对称性上睑下垂。 5~6岁为发病高峰。 儿童多见躯干四肢无力。 四肢、躯干肌肉无力常以远端肌肉受累为主。 可有眼球静止位置异常和活动受限。 休克时的实验室检查常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