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化学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磁各向异性
【答案】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环流所产生的感应磁力线具有闭合性质,使质子在分子中由于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屏蔽作用不同的现象称为磁各向异性或称远程屏蔽效应。
2. 方法误差
【答案】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一种,来源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或有缺陷。
3. 同离子效应
【答案】当沉淀反应达平衡后,增加适量构晶离子的强电解质浓度,可使沉淀溶解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在重量分析中,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使沉淀完全。
4. 荧光效率
【答案】荧光效率又称荧光量子产率,是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常用
5. 弯曲振动
6. 浓差极化现象。
【答案】极谱分析中,电解时由于电极表面金属离子被还原,使其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低于溶液本底的浓度,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原来的平衡电位而发生极化现象,这种由于电解过程中在电极表面浓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浓差极化现象。
表示。
【答案】弯曲振动是使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二、简答题
7. 薄层色谱分离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应用是什么?
【答案】薄层色谱是把吸附剂铺在支撑体上,制成薄层作为固定相,以一定组成的溶剂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
8. 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 中微量K 时,用纯KC1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求算NaCl 中的K 含量,经多次测定结果偏高,说明其原因,并指出改进方法。
【答案】由于钾易电离而引起干扰,使工作曲线斜率偏低,而引起含量计算结果偏高。改进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或配制的标准系列中加入NaCl ,使标准与试样组成基本一致。
9.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
:
【答案】
⑴(2
)(3
)
10.影响有机溶剂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液-液萃取的因素主要有目的物在两相的分配比(分配系数K )和有机溶剂的用量等。分配系数K 值増大,提取效率也増大,萃取就易于进行完全。当K 值较小时,可以适当增加有机溶剂用量来提高萃取率,但有机溶剂用量増加会增加后处理的工作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取分次加入溶剂、连续多次提取来提高萃取率。
11.简述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测量条件的选择。
【答案】(1)测量波长的选择; (2)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3)参比溶液的选择; (4)标准曲线的制作。
12.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当分析对象中的共存物质对测定有干扰时,如果采用控制反应条件、掩蔽等方法仍不能消除其干扰时,就要将其分离,然后测定。
13.简述气相色谱的条件选择。
【答案】(1)固定相的选择;(2)载气流速的选择;(3)柱温的选择;(4)进样量与进样时间的影响;(5)色谱柱型、柱内径及柱长的选择。
14.下列药物根据其结构,试选用何种滴定分析方法测定含量为最佳,并填写下表。
【答案】根据药物结构,选用何种滴定分析方法测定含量如下所示:
三、计算题
15.将15mmol 氯化银沉淀置于500mL 氨水中,已知氨水平衡时的浓度为0.50mol/L,计算溶液
中游离的
离子浓度。
【答案】Ag+的副反应系数为:
AgCl 的实际溶解度计算式为:
由上式可求出溶解度s 为:
的浓度表达式为:
所以
的浓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