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821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吸附共沉淀

【答案】由于沉淀表面吸附引起的共沉淀称为吸附共沉淀。沉淀颗粒愈小,表面积愈大,吸附溶液中异电荷离子的能力越强。减少或消除吸附共沉淀的有效方法是洗涤沉淀。

2. 电位分析法

【答案】是将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化学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3. 共振吸收线

【答案】共振吸收线是指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共振吸收线是最灵敏的吸收线。

4. 酸效应

【答案】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溶液的酸度可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5. 残余液接电位

【答案】在两次测量法中,饱和甘汞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中与浸入待测溶液中所产生的液接电位不可能完全相等,两者的差值称为残余液接电位。

6. 离子选择电极

【答案】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能力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和响应离子的活度满足Nemst 关系式。

二、简答题

7. 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 、CEB 和PBE ,浓度为c (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mol/L)。

(1)KHP (2)【答案】

(2

第 2 页,共 34 页

(3)(4

(3

(4

8. 写出气相色谱速度理论方程式(即范•弟姆特方程式),并简述各项的物理意义。

【答案】方程式为:

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为:H-理论塔板髙度,A-涡流扩散项u-

载气线速度分子扩散项。

9. 固体物料制备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答案】破碎、过筛、混匀、缩分。 10.

与丁二酮肟(DMG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

]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

传质阻力,

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式称重。采用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 的形

【答案】以采用第一种方法较好,因在第一种方法中,称量的是丁二铜肪镍,摩尔质量比NiO 大,Ni 的相对含量较小,称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11.简述气-液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答案】气-液色谱中,将固定液涂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气体携带试样混合物作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分离柱中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12.

设计用碘量法测定含的试液中

含量的方案。已知

要求列出测定步骤,滴定剂名称,指示剂名称,

滴定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

【答案】

滴定剂选用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指示剂用淀粉测定步骤如下所示:

反应方程式为:

第 3 页,共 34 页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由以上方程得到:

这样,可以求得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13.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结果说明分子中可能存在什么?

【答案】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度

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另外还有一个c=c或c=o

14.简述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一般作用原理。

【答案】主要包括原电极和敏化离子选择电极。原电极分为晶体膜电极和非晶体膜电极。晶体膜电极又包括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而非晶体膜电极包括刚性基质电极和流动载体电极,敏化离子选择电极包括气敏电极和酶电极。

晶体膜电极以晶体构成敏感膜,其典型代表为氟电极。其电极的机制是: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离子运动至空穴中,一定的电极膜按其空穴大小、形状、电荷分布,只能容纳一定的可移动离子,

而其他离子则不能进入,

从而显示其选择性。

流动载体电极则是由浸有某种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惰性多孔膜作电极膜制成的。通过液膜中的敏感离子与溶液中的敏感离子交换而被识别和检测。

敏化离子选择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典型电极为氨电极。

气敏电极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极

,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电池,由一对离子选择电极和

参比电极组成。试液中待测组分的气体扩散进入透气膜,

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引起电池内部某种离子活度的变化,而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反映试液中待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不饱和

分子中可能存在一个苯环,因为一个

计算其不饱和度为多少?从计算

三、计算题

15.电池:为多少?

(2)若液接电位产生的误差为:【答案】

第 4 页,共 34 页

选择电极

溶液代替已知活度

的电动势为0.386V 。计算:

溶液,测得电动势为活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求未知溶液中

活度

(1)若用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