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828传热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Pr (普朗特)准则反映_____的准则,它表征了_____的相对大小。
【答案】流体中动量扩散能力与热扩散能力;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
2. 在相同的流体进出口温度下,换热器采用_____流动型式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对数平均温差。
【答案】逆流
3. 流体在大空间沿竖壁作自然对流换热时,对于紊流工况,其对流换热系数正比于竖壁高度的_____次方。
【答案】零
【解析】根据平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与竖壁的高度无关,所以对流换热系数正比于竖壁高度的零次方。
4. 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
【答案】平均温差法;传热单元数法
5. 已知一个换热过程的温压为100℃, 热流量为l0Kw ,则其热阻为_____。
【答案】0.01K/W
【解析】设热阻为R ,则根据传热方程式可知
把代入上式,可。可见,对流换热系数得热阻为:R=0.01K/W。
6. 导热集总参数系统的热惯性可由时间常数来描述,其影响因素为_____。
【答案】取决于物体自身的热容量
7. 导温系数描述了物体_____的能力。
【答案】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8. 半球内壁对底部半圆的角系数为_____。 【答案】 以及表面换热条件hA 。
【解析】简单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
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 可得:根据角系数的可加性:
根据对称性可知:
由上面等式可知:
所以半球内壁对底部半圆的角系数为
9. 无量纲组合叫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 。 。其中,
【答案】普朗特数;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的一种量度
10.锅炉炉墙外墙与大气间的换热是_____。
【答案】对流换热
11.管外流动换热,有纵向冲刷和横向冲刷之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冲刷方式换热更为强烈,这可以解释为_____。
【答案】横向;横向冲刷时,流动除了具有边界层的特征外,还要发生绕流脱体而产生回流、漩涡和涡束
二、简答题
12.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好,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 为什么?
【答案】(1)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多孔的空心砖好。
(2)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心砖材料的导热系数约为
满着静止的空气,空气在纯导热(即忽略自然对流)时导热系数约为
心砖是很好的绝热材料。寒冷地区建房用多孔空心砖好。
13.掠平壁层流边界层内,为什么存在壁面法线方向(y 向)的速度v?
【答案】y 向的速度v 是由于边界层不断増厚,所排挤掉的流体产生的速度。
而多孔空心砖中充可见,空
14.“对流换热”是否是基本的传热方式,它与“热对流”有何本质上的区别?解释这两种现象并作比较。
【答案】(1)本质上的区别:①通过流体的运动,把热量从一处带往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热对流是基本的传热方式;
②当流体与壁面(或分界面)存在温差时,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对流换热,对流换热不是基本的传热方式。
(2)比较:①对流换热一定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②对流换热是导热与热对流的综合作用;
③对流换热非基本传热方式。
15.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
【答案】要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则
(1)需最大限度降低热电偶的时间常数;(2)形状上要降低体面比;(3)要选择热容小的材料;(4)要强化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
16.绿色住宅的一种节能方式(夏天少用空调、冬天少用暖气)就是在其房屋前栽种几棵大型落叶乔木,试从传热学角度说明大树的作用。
【答案】夏天室内热负荷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如房屋前截种几棵大树,枝叶繁茂会遮挡阳光,使房屋处于树荫下,可以凉快些,从而减少使用空调。到了冬天,树叶落光,太阳光线可直射到房屋上,因而又可推迟使用暖气时间或少用暖气。这样便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17.以任意位置两表面之间用角系数来计算辐射换热,这对物体表面做了哪些基本假设?
【答案】推导角系数的三条假设是:
(1)换热表面为非凹表面(排除表面自身辐射换热的情况);
(2)换热表面为漫福射表面,即物体发射的定向辐射强度及反射的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
(3)物体表面的辐射物性均匀,即温度均匀,发射率及反射率均匀。
18.什么是显式格式?什么是显式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1)在非稳态导热的差分分析中,取温度对时间的向前差分,使后一时刻的温度分布完全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不必联立方程求解。这样的差分格式称为显式。
(2)在显式计算中,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会影响求解过程的稳定性,选择得不适当会使温度产生震荡,而不收敛于某一数值,这是不符现实的。
19.为什么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具有相似性?雷诺类比适用于什么条件?
【答案】(1)通过边界层分析,得到的边界层动量微分方程式和能量微分方程式形式完全一致,且各自对应的边界条件也是相同的,说明边界层中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具有类似的规律。由于边界层中存在温度梯度,因此产生了热量的传递,传递的热量具体体现为热流密度q ;由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