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4西方经济学31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华中师范大学

二OO 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 生 专 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西方经济学(319) 考试时间 元月 11 日 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需求弹性

2.局部均衡分析

3.帕累托最优状态

4.国民生产净值

5.投资乘数

6.经济发展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60分)

1.运用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选择两种商品组合的最优均衡条件。

2.概述产市场失灵的主要类型。

3.简述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主要政策工具。

4.简述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及机制理论。

三、论述题(每个30分,共60分)

1.论述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产品市场上的长期与短期均衡产量决定过程。

2.借鉴凯恩斯的在效需求构成原理,分析近年来我国需求不振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考生答题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共1页 第1页)

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

二OO 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 生 专 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西方经济学(319) 考试时间 元月 11 日 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需求弹性:是与供给弹性相对应的概念,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考察价格与需求变动的相互影响关系时提出来的。需求弹性一般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因为价格变化的影响,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它衡量商品价格一定比例的变动(上升或下降)将会引起需求量以多大比例变动(减少或增加),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同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Ed 表示需求弹性系数,△P 表示价格变动量,△Q 表示需求的变动量,其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