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761化学综合之物理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问答题

1. 有

(1)

溶胶,在加入的

使其最终浓度为

时恰能聚沉,

加入浓度为

时恰能聚沉,问: 溶胶的电荷是正是负?

的浓度大约为多少?

故聚沉能力

二者具有相的浓度应该为

溶胶带有正电荷。

所以要使该溶胶聚沉,

(2)为使该溶胶聚沉,需要同的正离子

(2

)因

【答案】(1)因使溶胶聚沉时所用的最终浓度

所以起作用的是负离子,故

具有相同的

浓度为

即大约需要

2. 简要说明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①积分法(尝试法)适用于确定简单级数的反应;②微分法适用于非整数级数反应;③半衰期法除一级反应外都可应用;④孤立法适用于确定分级数。⑤对于一些复杂体系,还可以采用改变反应物比例的方法确定级数。

3. 有一假想的气体,这气体的分子分布在两个能级上,其中一个能级是简并度(统计权重)为1的基态能级,另一个能级是简并度为3能量比基态能级高

①写出T 时此气体分子的配分函数式。 ②当

时,计算此气体分子的配分函数

的值。

②当

时,

4. —个系统经绝热可逆过程由始态A 变至终态B , 是否可以经绝热不可逆过程由B 态返回至A 态,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由熵增原理,封闭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能达到相同的终态。而熵是状态函数,不同的终态,熵的改变量不同。

5. 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感温元件(如水银接触温度计)的灵敏度、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搅拌器的效率、加热器的功率大小匹配、槽体保温性能。

的能级。

【答案】①T 时此气体分子的配分函数

6. 在两个充满充满

溶液的容器中间是一个由固体制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

溶液中有过剩的

溶液。在两容器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则容器中液体如何移动?为什么?

固体易吸附

【答案】通电后液体向正极移动,即电渗现象。负电,通电后即向正极移动。

7. 何为稳态近似?它适用于什么样的反应条件?

【答案】对反应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速率控制步骤且基本上处于稳态的反应,

利用公式

(即近似认为中间产物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处理复杂反应速率进而推导其反应动

力学方程的方法称为稳态近似法,一般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采用稳态近似。

8. 试分析说明为什么在定温、定压下两种不混溶的纯液体在无稳定剂的情况下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答案】在定温定压下将两种不相混溶的纯液体放在一起并使一种液体高度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这是一个表面面积增大的过程。由

可知:

一定,不变,若增大,必然使增大,因而环境要对系统做非体积功

这是一个非自发过程。分散的结果使系统变为不稳定状态。此时,系统倾向于自发地变为低能量状态,即稳 定状态。获得稳定状态的可能的途径有:降低或减小力不变。故只有减小

使

不变,故界面张

综上所述可以证明,若无稳定剂存在,两种不混溶的纯液体不可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9. 焓可以写成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H=H(T ,p ),因此

在一定外压下,单组分系统有一定的沸点,若在该沸点温度下液体变为气体,则按上式dT=0,dp=0。所以dH=0。但实际上,液体汽化时需吸收热量,即dH>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结论。

【答案】H=H(T ,p )这一类双变量函数只适用于简单系统。所谓简单系统,包括(1)纯物质单相封闭系统;(2)多组分但组成不变的单相封闭系统。有相变时不能用,因此此题中液体汽化是一个相变过程,所以dH=0是错误的。

10.简要说明,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气压的动态法、静态法和饱和蒸气流法的原理。

【答案】动态法:在某一外界条件下. 测定液体的沸点。即用真空系统改变外压。测不同外压下的沸点,该外压 即是对应不同沸点的液体饱和蒸气压。

静态法:把待测液体放置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在某一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此法通常用于蒸气压比 较大的液体。

饱和气流法: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让干燥的惰性气流缓慢地通过被测液体,使气流被该液体的蒸气所饱和, 然后测定所通过的气体中被测液体的蒸气的含量。再根据分压定律,算出被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此法一般用于 蒸气压比较小的液体,也适用于测定具有升华性能的固体的饱和

蒸气压。

二、计算题

11.有一原电池

(1)写出上述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式^ (2)计算该原电池在25°C 时的电动势 (3)求己知:

【答案】(1)阳极反应:阴极反应:电池反应:

(2)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由电池的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代入后得E

又由

代入数值后得到:K=9.84

可得

解得

时原电池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和标准平衡常数.

(3)25°C 时原电池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12.AB 二组分凝聚系统平衡相图如图所示。

(1)说明各区域相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