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 2
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 15
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 .. 29
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 .. 41
2016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外国文学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 .. 54
一、名词解释
1. 悬诗
【答案】悬诗意为“被悬挂的”诗,是指阿拉伯前伊斯兰时期的七首或十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文学遗产。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代表诗人是乌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作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悬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2. 《跳房子》
【答案】《跳房子》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的代表作,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二战后关于情感和观点的最为强劲的百科全书”。小说叙述的是一位任性不羁的拉美知识分子——奥利维拉,为了追求人生的真啼来到西方文明的“天堂”——巴黎,却发现自己与其格格不入,与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无法沟通。失望之余,他不得不舍弃爱情与友谊,回到“人间”——布谊诺斯艾利斯。然而,在这时他同样找不到自己形而上的追求。他执著地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无论巴黎,还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只是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绝境。
3. 荒诞派戏剧
【答案】荒诞派戏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4. 东亚战后派
【答案】东亚战后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东亚战后派文学的产生,是以1946年1月由七位评论家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为发端,以确立“现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导,强调尊重个性自由,追求文学的主体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迈开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在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主导倾向都是现代主义的。他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舞台或背景,深入地剖析了战时和战后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野间宏在日本战后派中很有代表性。
5. 威塞克斯小说
【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占称。哈代用威塞克斯作为同一背景,将不同小说联系在一起. 所以这些小说因而得名。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具有了生命。这些作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6. 象征主义
【答案】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7. 《春香传》
【答案】《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最早产生于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春香传》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故事讲述了艺妓成春香和贵公子李梦龙之间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根据不同版本的流传,两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它和中国的《红楼梦》、日本的《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巨著。
8. 古希腊悲剧
【答案】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 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 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二、简答题
9. 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现实主义特点。
【答案】《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其现实主义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强烈的批判性
狄更斯以写实的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狡诈展示了下层社会,特别是
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维多利亚盛世”的繁荣时期,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社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上流社会的人们生活极其奢华,朱门酒肉; 而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则生活困顿,难以维持生计——大卫的经历也一直游走于社会两级之间的鸿沟。
(2)充分展现了金钱的罪恶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凯觑她的财产; 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 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3)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
作品着力于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美好的社会和更理想的人生。表现出对小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改善他们境遇的善良愿望。小说在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方面的价值还在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赞扬,描写真实而伟大的爱。劈果提及他们的家人没有很多的金钱,但他们对大卫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忠诚和关爱。老劈果提在大卫无助的时候帮助他,痛苦的时候安慰他,一直挂念着他并时常看望他。老船长劈果提则心胸宽广,即使女儿出走,也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她,为了找回她走遍了欧洲。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尽显本色。安妮丝也是人性美的化身,她既美丽又体贴,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是理想的妻子。她既深深地爱着大卫,有能处理家务,是大卫理想的妻子。最终和大卫的完美结合使整个曲折的故事有了幸福洋溢的美好结局,是狄更斯反对“非人道”,赞扬“人道”精神的体现,这与恶人得到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作者“爱欲其生,恶欲其死”的价值观。
(4)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品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批判了童工问题,教育问题,孤儿问题,女性地位问题,阶级问题,拜金主义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移身于自身经历的。少年时代亲生经历的种种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源泉。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他笔下的这些社会问题才发人深省。
总之,狄更斯通过人物性格的典型化、情节的曲折传奇性、场面的戏剧性描写使得《大卫·科波菲尔》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传奇性色彩,因此具有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10.娜拉形象的意义。
【答案】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是个觉醒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玩偶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主要是通过娜拉这一形象表现出来的。
(1)娜拉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个叛逆的女性
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小松鼠儿”,实际上她性格善良而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