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5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30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46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61

一、选择题

1. ( )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泛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D

2.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考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是,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图式的符号化和语言迅猛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主义和进行群集运算。“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形式运算阶段,是指思维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这时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3.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 )获得的。

A. 概念形成

B. 概念同化

C. 接受学习

D. 学校系统教学

【答案】A

4. 研究发展,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α波和θ波之间的斗争而进行的,斗争的结果是( )。

A.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B. α波和θ波都让位给δ

C.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D. α波和θ波谁也占胜不了谁

【答案】D

5.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 知识检验

B. 知识运用忿

C. 知识扩展

D. 知识提取

【答案】D

6. 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 视觉适应

B. 望梅止渴

C. 青春期男孩变声

D. 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 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 和C 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D 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

7.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 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考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考查。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里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

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新题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个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幼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克服绝望感。

8. 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 )的迁移效果甚微。

A. 知识

B. 技能

C. 智力

D. 品德

【答案】C

9.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10.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学习准备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思维阻抑

【考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的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惯常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